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友情链接
22 航空制造网
22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第66卷 16期
刊出日期:2023-08-15

封面文章
专稿
研究论文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本期电子刊
论坛——非金属增材制造
 
       本期封面
1 本期封面
2023 Vol. 66 (16): 1-1 [摘要] ( 27 ) HTMLNew PDF (1362 KB)  ( 101 )
       本期电子刊
1 本期电子刊
2023 Vol. 66 (16): 1-132 [摘要] ( 32 ) HTMLNew PDF (21667 KB)  ( 93 )
       本期目录
6 本期目录
2023 Vol. 66 (16): 6-8 [摘要] ( 18 ) HTMLNew PDF (463 KB)  ( 19 )
       专稿
14 钛合金板材制备技术的现状及展望(下)——中厚板制备技术
张智鑫,唐斌,李瑞锋,樊江昆,彭程,刘川,李金山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014
梳理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概况,整理了不同组织类型(等轴、全片层、网篮组织)钛合金中厚板轧制成形过程的控制要点,分析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现状及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梳理近α 钛合金、α + β钛合金和β 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分析板材轧制过程的显微组织和织构特征,对比不同组织类型板材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钛合金中厚板析出相、组织、织构及性能的调控方法,阐明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关键控制要点,剖析了钛合金中厚板产品的现存问题,包括翘曲度问题、残余应力大、超声探伤水平不稳定性等,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国内钛合金板材制备技术的3 项研究重点和2 个发展方向,旨在推进钛合金板材关键产品的特种制造和常规产品的标准化作业水平。
2023 Vol. 66 (16): 14-28 [摘要] ( 112 ) HTMLNew PDF (17149 KB)  ( 115 )
       封面文章
30 扫描速度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Al2O3–ZrO2梯度陶瓷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吴东江,于学鑫,吕伟杰,石晶,由竹琳,马广义,牛方勇
DOI: 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030
功能梯度陶瓷作为能够兼顾结构和功能的新型陶瓷材料,其材料组成和性能可以根据需要呈现连续的梯度变化,因此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克服了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在烧结变形及过渡界面明显的局限性,能够实现功能梯度陶瓷材料性能的区域可控制造。然而采用定工艺参数成形时,功能梯度陶瓷不同组分的性能无法同时达到最佳,因此就扫描速度对Al2O3–ZrO2 梯度陶瓷中各比例复合陶瓷材料的影响规律展开了研究。在确定各比例复合陶瓷优选扫描速度的基础上,实现了Al2O3–ZrO2 梯度陶瓷的变参数优化成形。结果表明,低速扫描条件下(200 mm/min、300 mm/min),α-Al2O3柱状晶定向生长倾向明显,但高ZrO2  含量(质量分数)复合陶瓷材料宏观裂纹明显。扫描速度逐渐提高有助于晶粒尺寸减小,但过高的扫描速度(400 mm/min、500 mm/min)导致样件内部ZrO2  团聚现象及孔隙缺陷增多。采用变扫描速度成形工艺不仅有效抑制了高ZrO2  含量区域的宏观裂纹,而且改善了定参数成形Al2O3–ZrO2  梯度陶瓷结合界面处的裂纹缺陷,优化成形的Al2O3–ZrO2 梯度陶瓷结合界面处抗弯强度提升约21.37%。
2023 Vol. 66 (16): 30-37 [摘要] ( 45 ) HTMLNew PDF (10953 KB)  ( 144 )
       论坛——非金属增材制造
40 增材制造数字化模型平面与非平面切片及路径规划研究进展
周祥曼,费世港,田启华,付君健,吴海华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040
增材制造技术基于“离散– 堆积”原理,通过对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切片与路径规划,并生成增材系统可识别的执行代码,驱动增材设备实现零件的快速制造,近年来,该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医疗、建筑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切片与路径规划是增材制造三维数字化模型数据处理的核心步骤,决定着制造过程的工艺变量、零件形状精度和性能。首先综述了目前增材制造中基于CAD 模型、点云模型、STL 模型、体素模型等多种数字化模型切片方法研究进展,并从各模型生成精度、切片算法原理、算法效率等方面展开了评述;其次,对平面与非平面的等厚度、变厚度、变方向及分区组合等多种切片算法,以及平面单区域、多区域、局部特征及非平面等多种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了综述,初步分析和梳理了切片及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要点;最后,总结了目前增材制造数字化模型平面与非平面切片及路径规划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3 Vol. 66 (16): 40-68 [摘要] ( 117 ) HTMLNew PDF (52980 KB)  ( 97 )
69 熔融沉积成型制备致密氮化硅陶瓷
杨小乐,牛富荣,罗煌阳,谢呵瀚,陈文彬,李远兵,杨现锋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069
创新地采用基于螺杆挤出和颗粒喂料的熔融沉积模型制备了致密氮化硅陶瓷。研究了喂料的打印性能、脱脂工艺,以及典型的打印缺陷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氮化硅颗粒喂料具有优异的打印性能,适合打印无支撑的小倾角、薄壁和复杂曲面的部件。本文研究开发的有机黏结剂体系结合溶剂+热两步脱脂工艺在厚截面部件制备中有突出优势,可以实现9 mm 厚度的坯体安全脱脂。研究发现FDM 的典型工艺缺陷有层间裂隙和路径间孔隙两种。结合气压烧结,制备了抗弯强度(774.5±70) MPa、密度3.25 g/cm3 的致密氮化硅陶瓷,并成功制备了形状复杂和维形良好的氮化硅陶瓷零件。
2023 Vol. 66 (16): 69-75,102 [摘要] ( 46 ) HTMLNew PDF (33919 KB)  ( 76 )
76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现状及展望
张聘,王奉晨,李玥萱,庄悦希,丁守岭,邹斌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07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轻量化、高强度和高设计自由度等优点一直备受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的青睐。3D 打印是实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快速化、个性化和复杂化结构制备以及突破传统制造方法限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 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分类和研究进展,从成型的材料、工艺、性能和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混杂连续纤维增强复材3D 打印、多自由度3D 打印及其路径规划提出了展望。
2023 Vol. 66 (16): 76-87 [摘要] ( 94 ) HTMLNew PDF (35218 KB)  ( 128 )
88 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优化设计与增材制造综述
任慧琳,熊异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088
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因具有轻质量、高强度、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逐渐被用于航空航天、舰船邮轮、特种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主要从薄壁加筋先进结构设计方法、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及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3 个方面对当前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针对加筋结构优化设计,概述了参数化方法、形状优化方法、拓扑优化方法及其他新型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围绕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讨论了具体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以及其纤维铺放/ 打印路径规划方法;并梳理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领域中典型的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应用;最后总结了复合材料薄壁加筋结构– 工艺协同设计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关键挑战。
2023 Vol. 66 (16): 88-102 [摘要] ( 136 ) HTMLNew PDF (7051 KB)  ( 147 )
       研究论文
104 内锥衬套高锁螺栓性能及接头疲劳寿命研究
赵庆云,孙昂,黄宏,程思锐,张艳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104
针对研制的内锥衬套高锁螺栓进行性能试验,开展复合材料/ 金属双搭多钉连接接头静力和疲劳试验及接头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内锥衬套高锁螺栓抗拉、双剪、疲劳及冶金性能合格,拉伸断口显微特征为韧窝。复材/ 铝合金多排钉连接接头间隙配合钉载比例差为41%,干涉配合钉载分配比例差为34.7%(1.0% 的相对干涉量下);复材/ 钛合金接头间隙配合钉载分配比例差为43.3%,干涉配合钉载分配比例差为37.7%(1.0% 的相对干涉量下),干涉配合可以提高钉载分配的均匀性。复材/ 铝合金接头干涉配合的疲劳寿命约为间隙配合的1.7 倍,复材/ 钛合金接头干涉配合的疲劳寿命约为间隙配合的3.4 倍。间隙配合连接的断裂试样主裂纹萌生于孔壁和试件表面,干涉对孔壁有强化作用,其主裂纹萌生于试件表面孔角和孔壁。7050 铝合金呈现解理和韧窝的混合特征,TA15 显微显示为准解理断裂,存在少量等轴韧窝和河流花样。
2023 Vol. 66 (16): 104-110,123 [摘要] ( 44 ) HTMLNew PDF (11237 KB)  ( 59 )
111 2024–T351铝合金激光冲击微观组织强化机制分析
张天杨,陈思源,MAZIAR Toursangsaraki,胡永祥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111
激光冲击强化在航空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其强化机制对认识工艺过程材料响应行为,合理规划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与X 射线衍射表征激光冲击强化材料微观组织演化状态,对微观组织强化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对激光冲击强化2024–T351 铝合金试样进行测试,研究其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通过引入应变梯度在材料中引起轧制方向晶粒断裂并生成小角度晶界,同时引发统计存储位错大量增殖。激光冲击强化主要通过位错强化机制提升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细晶强化与固溶强化机制贡献不显著。
2023 Vol. 66 (16): 111-116,123 [摘要] ( 69 ) HTMLNew PDF (5799 KB)  ( 106 )
117 TC17 钛合金超声喷丸强化残余应力场分析
林爽,蔡晋,王刚,师俊东,徐如雪,于淼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117
为探究TC17 钛合金超声喷丸强化残余应力场分布状态,基于ABAQUS/Explicit 建立了超声喷丸振动系统,结合仿真与试验结果分别探究了0.15 A 与0.25 A 喷丸强度下TC17 钛合金试样的应力场、表面形貌和应变层分布状态。两种喷丸强度下,残余压应力最大值均处于次表面区域。在表面残余应力均值、次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值、残余应力层深度方面仿真数值与试验结果差异较小,整体偏差小于15%。随着喷丸强度增加,施密特因子集中分布范围有降低的趋势。0.25 A 喷丸强度下应变层与残余压应力层深度分布相近,分别较0.15 A 喷丸强度下的深度值提升57.1% 与53.3%。高周疲劳结果表明,相比0.15 A 喷丸强度,0.25 A 喷丸强度下疲劳极限提高4.7%,两种喷丸强度下疲劳寿命均达到107 次循环。残余压应力层深度在高载荷低循环下作用较小,在低载荷高循环下对裂纹萌生的抑制作用增加,较高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及较深的残余压应力层深度对抑制残余拉应力引起的疲劳失效效果更显著。
2023 Vol. 66 (16): 117-123 [摘要] ( 71 ) HTMLNew PDF (5652 KB)  ( 138 )
124 16Cr3NiWMoVNbE航空齿轮弹振珩磨光整表面完整性试验研究
方园园,刘伟,姚金鑫,程从前,王守纯,邢彬,曹铁山,赵杰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3.16.124
采用弹振珩磨光整工艺对16Cr3NiWMoVNbE 渗碳航空直齿轮进行光整加工,研究了不同珩磨周期和未光整齿轮的齿廓几何特征、齿面形貌、横截面微观组织与显微硬度、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与未光整齿轮相比,弹振珩磨能改善齿廓倒棱圆滑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并提高表面残余压应力;其指标改善程度随珩磨周期延长而增大。在2 倍珩磨周期条件下,实现了齿顶倒棱圆弧过渡,获得了表面短且交叉的细网状条纹,面粗糙度从0.47 μm 降到0.20 μm,齿面平均残余压应力提高了52%。试验研究为弹振珩磨光整工艺在难加工航空齿轮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023 Vol. 66 (16): 124-130 [摘要] ( 40 ) HTMLNew PDF (6373 KB)  ( 83 )
  编辑部公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来源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22 “编读往来”栏目邀您建言献策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3109/3877-291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