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出版伦理声明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0年 第53卷 9期
刊出日期:2010-05-01

封面文章
专稿
人物
论坛
学术论文
 
       专稿
26 快速变换复合超音频脉冲变极性氩弧焊接技术
齐铂金,从保强,李 伟,杨明轩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17
新型快速变换复合超音频脉冲变极性氩弧焊接技术是一种优质高效的特种电弧焊接工艺技术,可显著改善和提高铝合金材料的电弧焊接质量,从根本上突破并解决了实际工程应用中急切希望解决的难题,可替代传统氩弧焊接工艺,在发挥电弧焊接技术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显著改善和提高我国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工业中某些特殊结构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结构的焊接质量,将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2010 Vol. 53 (9): 26-28 [摘要] ( 41 ) HTMLNew PDF (1383 KB)  ( 104 )
       人物
30 孙晓峰 著名气动声学专家
侧卫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18
2010 Vol. 53 (9): 30-31 [摘要] ( 41 ) HTMLNew PDF (1406 KB)  ( 225 )
       封面文章
32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战略
李瑞峰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25
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及应用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因此建议必须从国家高度认识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这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010 Vol. 53 (9): 32-37 [摘要] ( 51 ) HTMLNew PDF (1882 KB)  ( 1454 )
       论坛
40 焊接视觉传感及自动跟踪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都东,邹怡蓉,常保华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15
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焊接在材料、结构、焊接工艺方法等方面都有其特征,对焊缝自动识别与跟踪的准确性、实时性和适应性也有专门要求。基于结构光法焊缝视觉跟踪技术已经得到实际应用。焊接视觉技术未来的发展应更关注和利用工件焊接区域光学特征。探索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视觉跟踪方法是航空航天制造焊接自动化的重要研究方向。
2010 Vol. 53 (9): 40-42 [摘要] ( 45 ) HTMLNew PDF (1159 KB)  ( 335 )
43 先进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李亚江,吴娜,P.U.Puchkov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14
先进飞机的研制与生产对焊接技术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解决航空制造技术关键问题时,焊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如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性能等,焊接技术已由原来的辅助制造工艺演变成为飞机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焊接技术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为新型先进飞机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技术保证。
2010 Vol. 53 (9): 43-47 [摘要] ( 56 ) HTMLNew PDF (1134 KB)  ( 924 )
48 A-TIG 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刘顺洪,权雯雯,王任飞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01
活性焊接技术还需要从焊接的前处理工艺、焊接规范、焊后的热处理以及焊接接头的性能等方面与常规TIG 焊接进行详尽的对比,得到常用不同材料 A-TIG 焊接的稳定的工艺参数,并在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方面进行进一步系统研究。
2010 Vol. 53 (9): 48-50 [摘要] ( 48 ) HTMLNew PDF (975 KB)  ( 270 )
52 航空焊接工程综合试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李立武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13
航空焊接工程综合试验与其他行业焊接工程试验相比较,焊接技术人员涉及的焊接材料品种更加繁多、焊接方法更加全面、焊接工艺更加严谨,同时要求焊接产品的质量更好,性能要求更高,产品的工作条件更加严酷。
2010 Vol. 53 (9): 52-54 [摘要] ( 53 ) HTMLNew PDF (1010 KB)  ( 114 )
55 搅拌摩擦焊技术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应用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12
采用铝合金熔焊工艺时,金属部件的温度高于 600℃,而采用搅拌摩擦焊(FSW)技术时,焊接铝金属部件的温度低于 400℃,这样在焊接过程中就能使焊接区材料保持一种热塑化状态。
2010 Vol. 53 (9): 55-56 [摘要] ( 41 ) HTMLNew PDF (1144 KB)  ( 221 )
       学术论文
68 飞机复合材料车间计划排产优化方法的研究
张国庆,梅中义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09
结合国内某飞机复合材料制造车间的实际生产特点,提出了针对复合材料车间计划排产的方法和步骤,并建立了基于启发式规则算法的优化排产模型。该排产方法将生产班组作为相对独立的生产单元,在设计上不仅充分考虑到复合材料生产的特点,而且对生产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处理,使得排产方法更加适应复合材料生产的实际情况,最终提高了车间的生产效率。
2010 Vol. 53 (9): 68-72 [摘要] ( 41 ) HTMLNew PDF (1391 KB)  ( 352 )
73 基于 Web 的自动钻铆机铆接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
窦杨青,卜昆,窦杨柳,赵丽,黄胜利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20
论述了基于 Web 架构设计自动钻铆机铆接数据管理的实现方案,按照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成功地建立了自动钻铆机铆接数据库; 实现了铆接过程加工参数的调整优化,理想加工参数的自动存取,详尽报表的输出等功能; 提高了大型机翼壁板铆接工艺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对面向小型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0 Vol. 53 (9): 73-77 [摘要] ( 49 ) HTMLNew PDF (1497 KB)  ( 174 )
78 薄壁筒类零件刚度表述模型的研究
张婷,陈五一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08
建立了一端约束的薄壁筒类零件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多因素正交设计法及回归分析法获取了薄壁筒类零件刚度计算的经验公式。该公式使得静刚度的表述仅与材料弹性模量及零件几何参数有关,易于在数据库中存储和查询,方便修正切削参数。
2010 Vol. 53 (9): 78-80 [摘要] ( 36 ) HTMLNew PDF (1231 KB)  ( 141 )
81 灯丝电流磁场对电子枪束流品质的影响
胡元枧,左从进,郭光耀,付鹏飞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07
在直热式电子枪中阴极灯丝电流将会产生磁场而影响电子运动轨迹。用一个简化模型来估算灯丝电流磁场导致束流产生的偏差,试验表明灯丝电流磁场确实影响了束流能量密度分布。把工程计算的结果与电子枪结构模拟的结果相比较所得结果是一致的。同时考虑灯丝加热电流跳动所带来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导致束流能量密度分散,焊缝质量下降,而且无法依靠静态合轴来消除。
2010 Vol. 53 (9): 81-84/90 [摘要] ( 54 ) HTMLNew PDF (1361 KB)  ( 262 )
85 基于模糊控制的生产过程控制研究
梁晓慧,张维,何卫平,高阿曼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22
为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提高对生产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处理能力,引入多阶段推 - 拉生产控制模式,建立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生产控制模型,通过模糊控制器对影响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进行实时调控,达到生产过程平稳且在制品量最小的生产过程控制目标。
2010 Vol. 53 (9): 85-90 [摘要] ( 50 ) HTMLNew PDF (1486 KB)  ( 130 )
91 2A12 铝合金激光切割热影响区及其影响分析
武伟超,王永军,张新娟,李善良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06
采用脉冲 CO2 激光对 2mm 厚 2A12 铝合金进行了切割试验,研究了切口表面的形貌及成分,以及热影响区的尺寸和显微组织;以水切割为对照,分析了热影响区对试件单向拉伸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对疲劳断口进行了显微分析。
2010 Vol. 53 (9): 91-93/97 [摘要] ( 42 ) HTMLNew PDF (1249 KB)  ( 398 )
94 激光熔化沉积 GH163/Rene95 镍基双合金材料研究
金具涛,张永忠,黄灿,石力开,席明哲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0.09.005
为满足零件不同部位的不同性能要求,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方法制备出 GH163/Rene95 镍基双合金材料薄壁,着重分析了所沉积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双合金的界面特征。结果表明,激光熔化沉积镍基合金沿沉积高度方向呈外延生长的定向凝固组织;在双合金界面处,枝晶亦呈外延生长,没有明显的界面;显微硬度测试表明,在双合金界面处,过渡区硬度呈连续变化; GH163/Rene95 镍基双合金的界面结合强度高于GH163 的强度,沉积态 GH163 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在800 MPa 左右。
2010 Vol. 53 (9): 94-97 [摘要] ( 38 ) HTMLNew PDF (1198 KB)  ( 160 )
  编辑部公告
22 《航空制造技术》被EI数据库收录★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来源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
22 《航空制造技术》位居航空航天学科科技核心期刊第3名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0465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