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友情链接
22 航空制造网
22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0年 第63卷 21期
刊出日期:2020-11-01

封面文章
专稿
论坛
研究论文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本期电子刊
走进科研
 
       本期封面
0 本期封面
2020 Vol. 63 (21): 0-0 [摘要] ( 44 ) HTMLNew PDF (463 KB)  ( 25 )
       本期电子刊
1 本期电子刊
2020 Vol. 63 (21): 1-107 [摘要] ( 58 ) HTMLNew PDF (12467 KB)  ( 54 )
       本期目录
6 本期目录
2020 Vol. 63 (21): 6-8 [摘要] ( 32 ) HTMLNew PDF (802 KB)  ( 44 )
       专稿
14 焊接间隙对铝合金薄板磁脉冲点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柳泉潇潇,朱佳佩,崔俊佳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14
焊接在航空机体制造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焊接结构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接接头的性能,铝合金作为重要的轻量化航空材料,相关焊接技术对促进航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用于铝合金薄板连接的磁脉冲点焊技术,实现铝合金板 – 板固相焊接。通过改变焊件的焊接间隙工艺参数,研究工艺参数对铝合金点焊接头焊接质量的影响。通过光子多普勒速度测量 ( Photonic doppler velocimetry,PDV) 系统获取飞板在变形运动过程中的信息,准静态剪切拉伸试验对接头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评定,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特性。结果表明,当焊接间隙从 0.9mm 增大到 1.5mm 时,焊件飞板速度和点焊接头的焊合长度都随之增加,对提升点焊接头性能具有积极作用。综合分析得出,1.2mm 的焊接间隙为焊件提供了合适的碰撞速度,焊件力学性能表现最佳。
2020 Vol. 63 (21): 14-20 [摘要] ( 152 ) HTMLNew PDF (3339 KB)  ( 151 )
       封面文章
22 轻量化板材、管材塑性连接技术研究进展
王朋义,金加庚,万戈辉,张昌松,赵雪妮,王忠金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22
轻量化设计中异种材料复杂连接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对传统的连接技术提出了挑战。塑性连接技术是一种通过材料自身塑性变形实现材料间连接的成形技术,由于其具有生产高效、环境友好、连接稳固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板材 – 板材、板材 – 管材和管材 – 管材塑性连接新方法,分析了不同塑性连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潜在应用,并对板材、管材塑性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2020 Vol. 63 (21): 22-33 [摘要] ( 128 ) HTMLNew PDF (6610 KB)  ( 890 )
       论坛
36 大型复杂壁板构件塑性成形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李勇,李东升,李小强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36
塑性成形技术是实现航空航天用大型薄壁构件精确成形制造的主要支撑技术,新一代轻量化高性能航空装备中的壁板类零件向着整体高精度化、轻质高性能化、复杂薄壁化等方向不断发展,也推动着相应的塑性成形技术的不断革新。对薄壁构件典型塑性成形技术(主要包括拉伸成形、喷丸成形、蠕变时效成形以及超塑成形 / 扩散连接技术)的现有研究成果与应用、未来发展需求与难点进行梳理与综述,试图为航空航天用大型复杂薄壁构件塑性成形技术未来发展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方向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0 Vol. 63 (21): 36-45/53 [摘要] ( 137 ) HTMLNew PDF (2986 KB)  ( 361 )
46 镍基高温合金旋压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肖刚锋,夏琴香,张义龙,江鹏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46
镍基高温合金薄壁构件是高端装备的核心零部件,旋压成形是实现此类零件高精度、高性能制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从可旋性、旋压成形质量、微观组织演变及形 / 性一体化控制等方面对镍基高温合金旋压成形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镍基高温合金流动旋压时不同坯料初始组织和成形温度条件下的可旋性;总结了旋压成形参数对宏观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阐述了筒形件室温流动旋压及热流动旋压成形时微观组织演变机制;探讨了热流动旋压成形时的形 / 性一体化控制方法。
2020 Vol. 63 (21): 46-53 [摘要] ( 113 ) HTMLNew PDF (3632 KB)  ( 180 )
54 芯模填充对铜钛复合管绕弯截面畸变和壁厚减薄作用的模拟研究
朱英霞,王匀,万苗苗,施伟,涂文斌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54
为了提高铜钛复合管绕弯成形精度,基于所建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刚性芯模参数对复合管截面畸变和壁厚减薄的影响规律,并对比了刚性芯模填充和弹性芯模填充。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刚性芯棒伸出量的增大,双金属复合弯管的基、覆管截面畸变率逐渐减小,壁厚减薄率逐渐增大,最佳芯棒伸出量为 7mm。(2)较之无芯模填充,采用刚性芯模填充后,截面畸变显著降低,但是壁厚减薄率增大;控制截面畸变时,一定要考虑芯模对复合管壁厚减薄率的影响,并根据实际生产要求和管材尺寸结构灵活选择填充状态。(3)弹性芯模填充时,截面畸变率沿弯曲方向的分布较之刚性芯模均匀;刚性芯模较之弹性芯模可以更好地控制复合管的截面畸变,但最大差距只有 1.03%。弹性芯模较之刚性芯模可以更好地控制复合管的壁厚减薄率,最大差距为 3.27%。综合考虑截面畸变和壁厚减薄,弹性芯模对双金属复合管的填充效果更好。
2020 Vol. 63 (21): 54-62 [摘要] ( 89 ) HTMLNew PDF (2750 KB)  ( 117 )
63 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四层结构表面沟槽控制方法研究
李保永,张铁军,张凯锋,姚为,秦中环,刘奇,刘伟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63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物理试验相结合方法,对超塑成形 / 扩散连接(SPF/DB)四层结构表面沟槽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应变速率 έ、扩散连接宽度 b、芯层与蒙皮厚度比 t 和摩擦系数 u 这 4 个因素对蒙皮表面沟槽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蒙皮表面沟槽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芯层与蒙皮厚度比 t。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对蒙皮表面施压背压的方法,可有效避免或控制超塑成形 / 扩散连接四层结构蒙皮表面沟槽的形成。
2020 Vol. 63 (21): 63-67 [摘要] ( 104 ) HTMLNew PDF (2744 KB)  ( 99 )
       走进科研
68 搭建长三角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共享服务平台,助力打造碳纤维产业生态圈 ——走进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
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是在上海市、金山区两级政府和各界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下,于 2019 年 5 月在上海金山注册成立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研发服务机构。研究院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上海电气集团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波客实业有限公司 7 家单位共同投资,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研究院将依托区域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创新驱动力,协同创新创业,实现共建共享,助力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发展,构筑具有影响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生态和产业集群。
2020 Vol. 63 (21): 68-69 [摘要] ( 86 ) HTMLNew PDF (418 KB)  ( 31 )
       研究论文
70 民机复合材料等同性验证方法及二类错误控制研究
涂圣,余音,吕新颖, NIKITA Kalutskiy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70
在民用复合材料飞机的制造和适航审定过程中 , 复合材料等同性验证在新材料替代原材料后的适航认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复合材料等同性的验证原理,针对控制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参数,研究了等同性的验证方法。运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推导了复合材料等同性中第二类错误的理论分析方法,并提出和讨论了降低犯第二类错误概率的措施。研究表明:通常利用统计检验来比较新材料与原材料在关键性能上的差异程度以判定材料是否等同;在目前的复合材料等同性检验中,除了注意第一类错误的控制,更应该重视危害性更大的第二类错误;而增大试验样本数量能够有效降低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针对复合材料在民用飞机中的应用位置和受力情况来控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选择等同性试验样本数量,以达到在等同性验证中既控制第二类错误又降低验证成本的目的。
2020 Vol. 63 (21): 70-79 [摘要] ( 130 ) HTMLNew PDF (2063 KB)  ( 192 )
80 基于扩散连接试样金相照片的非焊合缺陷的自动识别
胡京徽,谢鹏志,杨威,姚罡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80
介绍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工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并结合航空制造业中典型装备生产中的自动识别需求提出了机器学习平台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机器学习平台构建的总体方案、自动检测模型的设计及优化、检测模型的训练和经验性试验评估。以典型的整流叶片扩散连接缺陷自动检测场景为例,完成了缺陷检测识别准确率高达 96% 以上的模型训练,验证了机器学习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0 Vol. 63 (21): 80-84/97 [摘要] ( 90 ) HTMLNew PDF (1848 KB)  ( 128 )
85 飞机管路强度快速分析方法
陈晓豫,钱文清,鲍益东,舒阳,寸文渊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85
针对飞机管路失效问题整体分析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飞机管路强度快速分析方法,采用 CAEPIPE 软件与 ABAQUS 软件相结合的有限元方法对飞机管路的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对于飞机管路系统中因柔性接头存在而引起的分析困难问题,首先利用 CAEPIPE 软件对管路系统进行整体分析,避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对于柔性接头的复杂迭代计算;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危险区域利用 ABAQUS 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局部分析,以保证强度分析的准确性。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在保证强度分析可靠性的基础上,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分析效率。研究工作对明确飞机管路受载后的变化情况、研究管路失效形式、校核管路强度、优化管路系统结构具有参考价值。
2020 Vol. 63 (21): 85-91 [摘要] ( 102 ) HTMLNew PDF (3151 KB)  ( 87 )
92 飞机系统件柔性敏捷制造单元构建方法
潘登,曾德标,李国华,李国进,杨阳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92
飞机系统件制造具有多品种、小尺寸、多批次、小批量等特点,传统数控加工模式在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人力成本方面存在瓶颈。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管控技术、自动补偿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图像识别技术等的飞机系统件柔性敏捷制造单元构建方法,以实现零件仓储、上下料、数控加工、在线测量以及补偿加工的全自动化作业,并具有加工对象柔性、组织模式柔性以及对生产计划响应的敏捷性。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构建了可实现 24h 无人值守自动化加工的制造系统,有助于大幅提高零件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2020 Vol. 63 (21): 92-97 [摘要] ( 106 ) HTMLNew PDF (2171 KB)  ( 176 )
98 机械主轴轴承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王一鹏,李连玉,李勇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21.098
针对数控机床机械主轴在故障发生时的非平稳特性及主轴运行状态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速均方根值和频谱分析的振动监测分析方法。以某龙门机床机械主轴为对象开展研究,选择振动测试仪的振动速度值进行快速状态识别,发现异常后针对主轴重要部件轴承进行持续性监测,利用频谱分析诊断出轴承的缺陷位置。结果证明该振动监测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诊断出机械主轴故障位置,提前采取措施以避免故障进一步恶化,为主轴后期的检修和维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20 Vol. 63 (21): 98-101 [摘要] ( 127 ) HTMLNew PDF (1537 KB)  ( 202 )
  编辑部公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来源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22 “编读往来”栏目邀您建言献策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3109/3877-291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