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友情链接
22 航空制造网
22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20年 第63卷 8期
刊出日期:2020-04-15

封面文章
专稿
论坛
研究论文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本期电子刊
走进科研
 
       本期封面
1 本期封面
2020 Vol. 63 (8): 1-1 [摘要] ( 67 ) HTMLNew PDF (1404 KB)  ( 45 )
       本期电子刊
1 本期电子刊
2020 Vol. 63 (8): 1-107 [摘要] ( 33 ) HTMLNew PDF (236186 KB)  ( 304 )
       本期目录
6 本期目录
2020 Vol. 63 (8): 6-8 [摘要] ( 59 ) HTMLNew PDF (1602 KB)  ( 38 )
       专稿
14 面向数控加工过程智能管控的多源异构数据管理方法
王美清,马鹏飞,边远,曹彦生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14
以提升数控加工过程智能管控能力为出发点,分析面向加工过程智能管控的数据采集需求,梳理各类数据在实时性、数据量、结构化程度、存取速度以及可扩展性特点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将多源异构的制造情境数据、实时加工过程数据和过程结果数据分为非实时结构化数据、实时加工过程数据和加工过程历史数据 3 类。提出了将实时内存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非关系数据库和技术数据管理流(TDMS)文件等数据管理方法相融合的多源异构的数据组织与管理策略,实现了制造情境数据与加工过程数据的融合管理。最后以典型薄壁回转体零件数控加工过程的智能管控应用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20 Vol. 63 (8): 14-24 [摘要] ( 186 ) HTMLNew PDF (3591 KB)  ( 232 )
       封面文章
26 基于数字模型的工艺设计与应用
巩玉强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26
国内外新一代飞机已全面采用数字化设计,制造工艺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改进数字化工艺设计手段,充分利用产品三维设计数据,全面推广基于数字模型的工艺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提出了基于数字模型的飞机装配工艺协调设计,阐述了装配协调数据的定义方法,介绍了开展生产线三维工艺规划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了基于数字模型的全机和供应商制造构型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数字模型的供应商交付规范的编制方法,阐述了三维装配工艺指令设计平台的功能、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流程和虚拟仿真应用等内容。
2020 Vol. 63 (8): 26-35 [摘要] ( 298 ) HTMLNew PDF (5701 KB)  ( 401 )
       论坛
38 磨料电化学射流加工SiCp/Al 复合材料仿真和试验
刘壮,邱一,郭超,高长水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38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力学性能,但是其二次加工极为困难。仿真和试验研究了 SiCp/Al 复材的磨料电化学射流加工。结果表明,随着铝基体的去除,SiC 增强体与铝基材之间的结合界面不断减小,界面的疲劳寿命随界面面积减小而呈现若干数量级式降低。当结合界面面积下降到较低水平时, SiC增强相会从基体材料上脱落,同时在加工表面留下微坑。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这些微坑的数量和尺寸高度相关。 SiC 增强相尺度越大或含量越高,则加工表面越粗糙。
2020 Vol. 63 (8): 38-45 [摘要] ( 144 ) HTMLNew PDF (12199 KB)  ( 78 )
46 大口径光学非球面超精密磨削装备与技术
陈登铃,彭云峰,王振忠,毕果,杨平,杨炜,施晨淳,郭志光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46
针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超精密加工需求,在自主开发的MK7160和2MK1760两台平面磨床的研制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高精度平面磨床 UPG80。与现有大多数大口径平面磨床及 MK7160、2MK1760 磨床相比,UPG80 应用了更先进的关键配套工艺技术,包含液体静压支承技术、砂轮修整技术及智能监测系统等。同时,对磨床 UPG80 的静态精度进行了检测,建立了三坐标轴误差模型对磨床进行误差补偿。在此基础上,采用金刚石圆弧砂轮对 530mm×530mm 口径的光学非球面元件进行加工,获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验证了磨床的可靠性。
2020 Vol. 63 (8): 46-53 [摘要] ( 141 ) HTMLNew PDF (28682 KB)  ( 60 )
54 铝合金插铣加工切削力分析及成屑弧区划分研究
周井文,秦文津,任培强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54
利用铝合金插铣加工正交试验,从工艺角度分析了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和径向切宽加工参数对三向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方差显著性分析(ANOVA)。建立了关于加工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讨论了加工过程振动对切削力信号的影响。从切削理论角度建立了切削力与刀具转角、瞬时每齿切厚的理论计算关系。基于切向 / 法向切削力的变化规律,将切削弧区划分为挤压区、划擦区和切削区。
2020 Vol. 63 (8): 54-60 [摘要] ( 132 ) HTMLNew PDF (5656 KB)  ( 142 )
61 气氛对紫外激光非晶合金盲孔加工性的影响研究
李元成,毛忠,王程浩,蔡敏,张伟,张晓兵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61
为了获得不同气氛对紫外激光加工非晶合金盲孔的质量和效率的影响,采用波长 355nm 的纳秒激光对 Zr–Cu 非晶合金进行同心圆式旋切法盲孔加工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盲孔的显微形貌、粗糙度和加工效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气氛的压力和种类影响着盲孔的底面形貌、加工质量和效率。气氛压力越小,盲孔底面粗糙度越低,材料的去除效率越高;相对于氮气、空气中的加工,氧气中表面粗糙度最小,且材料去除率最高。另外,加工表面未出现晶化现象,说明在一定激光参数下紫外纳秒激光可以实现非晶态合金的无晶化加工。
2020 Vol. 63 (8): 61-67 [摘要] ( 113 ) HTMLNew PDF (7756 KB)  ( 373 )
       走进科研
68 聚焦共性关键技术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走进机械工业精密磨削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业精密磨削技术重点实验室由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共建,自 2010 年挂牌以来,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焦精密制造核心关键技术领域,通过打造国际合作的技术交流平台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的技术应用平台,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精密制造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基地,推动我国数控装备行业的创新发展。
2020 Vol. 63 (8): 68-69 [摘要] ( 118 ) HTMLNew PDF (361 KB)  ( 63 )
       研究论文
70 模型驱动的民机数字化制造工艺技术研究与实践
来云峰,李婉丽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70
新一代涡桨支线民机正在构建以模型数据驱动、设计制造一体化为典型特征的全数字化研制体系。以模型为核心驱动制造工艺数据构建和传递的技术,正成为我国支线民机研制的新模式。详细介绍模型驱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特征和方法,阐述了某型国产民机制造业务模型和协同平台架构的内容,总结了模型驱动思想在国产民机数字化制造工艺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内容和成效,对未来的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0 Vol. 63 (8): 70-76 [摘要] ( 171 ) HTMLNew PDF (1665 KB)  ( 394 )
77 不同环境下J299胶膜胶接接头试验研究
雷安民,邓凡臣,邹鹏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77
 3 种不同的环境下,分别进行了两种不同纤维(T700/ZT7H)制备的单搭接接头的拉伸剪切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对 J299 胶膜胶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700 和 ZT7H 胶接接头在 ETW(高温湿态)环境下的剪切强度均值约为 RTD(常温干态)环境的 78% 和 79%,在 CTD(低温干态)环境下的剪切强度均值约为 RTD 环境的 1.11 倍和 1.04 倍。在 RTD、CTD 和 ETW 的环境下,ZT7H 胶接接头剪切强度分别是 T700 胶接接头强度的 1.32 倍、1.23 倍和 1.34 倍。
2020 Vol. 63 (8): 77-79,86 [摘要] ( 147 ) HTMLNew PDF (1463 KB)  ( 235 )
80 形状记忆合金鼓包的挠度控制研究
陈兴,张琛,季宏丽,裘进浩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80
激波控制鼓包 (Shock Control Bump,SCB) 是一种被动式的减小激波阻力的方法。针对近年来提到的可变挠度鼓包,提出具有双程记忆效应的形状记忆合金 (Shape Memory Alloy,SMA) 鼓包,可以通过控制 SMA 鼓包的温度改变其挠度,优化 SCB 的减阻性能。为了达到精确控制挠度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 Preisach 理论的温度 – 挠度迟滞模型。对鼓包进行基于该模型的 PID 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 SMA 鼓包的挠度控制中,4 个目标点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5.17%,优于无模型的 PID 控制。
2020 Vol. 63 (8): 80-86 [摘要] ( 105 ) HTMLNew PDF (3184 KB)  ( 134 )
87 微量元素对Sn–3.5Ag–0.7Cu钎料性能的影响
寇璐璐,曲文卿,庄鸿寿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87
通过在 Sn–3.5Ag–0.7Cu 钎料中添加 In、Ge 和 Ce 等微量元素,探讨其对钎料熔点、抗氧化性、界面化合物厚度以及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 In 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钎料熔点(5~7℃),但不利于钎料抗氧化性;微量 Ge 与 Ce 加入到 SnAgCuIn 之后可以有效改善钎料的抗氧化性。In、Ge 和 Ce 微量元素的添加可以减少钎料在 Cu 基体界面上产生化合物的概率,且对接头强度影响不大。Sn–3.5Ag–0.7Cu–1In–0.05Ge–0.03Ce 钎料综合性能最好,固液相线分别降低 5.9℃ 和 3.9℃,并且抗氧化性较好,焊后界面化合物厚度相比 SnAgCu 钎料减少 36.6%,时效 20 天后化合物厚度减少 23.0%。
2020 Vol. 63 (8): 87-92 [摘要] ( 117 ) HTMLNew PDF (98573 KB)  ( 35 )
93 复合材料C型梁热隔膜成型影响因素分析
李璐璐,任亚辉,孙松强,王雨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20.08.093
 热隔膜成型工艺已成为国外大型飞机长桁等 C 型构件的自动化制造方法,对于热隔膜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等截面及渐变铺层 C 型梁的热隔膜成型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褶皱缺陷。针对褶皱的形成原理,采用了国内外的 3 种对比材料、2 种 C 型梁模型,通过不同厚度及温度、压力的工艺试验,对热隔膜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材料、热隔膜次数及坯料的铺放形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预成型温度要保持在 65℃ 为宜,保压时间不低于 15min,多次热隔膜压力不超过 6kPa/min,可有效地抑制褶皱产生,同时由铺丝工艺制备的坯料在热隔膜时层间滑移更均匀。相关研究为国产大飞机热隔膜成型提供初步理论基础。
2020 Vol. 63 (8): 93-100 [摘要] ( 164 ) HTMLNew PDF (6653 KB)  ( 236 )
  编辑部公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来源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22 “编读往来”栏目邀您建言献策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3109/3877-291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