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出版伦理声明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4年 第57卷 7期
刊出日期:2014-04-01
封面文章
专稿
人物
论坛
先进高温材料
特别关注
技术前沿
专稿
26
航空发动机典型结构概率设计技术
王荣桥,胡殿印,申秀丽,樊江
为满足先进航空发动机性能要求,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如粉末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不断出现。这些材料在某些性能如强度、应力、密度等方面较传统金属合金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其材料属性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新的失效模式,采用确定性设计方法将产生较大的偏差。因而,对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体系下的发动机典型结构更需要采用概率设计方法。
2014 Vol. 57 (7): 26-30 [
摘要
] (
112
)
HTML
New
PDF
(2257 KB) (
854
)
人物
32
发动机模锻技术专家邰清安
亦非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航工业发动机模锻专业首席专家,中航工业黎明首席技术专家,中航工业高温合金专业一级专家。1988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锻压专业,200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MBA 学位,2005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工学博士在读。历任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材料技术科外购锻件主管、冶金科副科长,材料研究室、锻压研究室主任,精密锻造厂总工程师,冶金技术研究所锻造专业首席技术专家。
2014 Vol. 57 (7): 32-33 [
摘要
] (
176
)
HTML
New
PDF
(10326 KB) (
87
)
封面文章
34
航空发动机塑性成形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邰清安,李治华,孙立群,李晓光,杨踊,周浩浩
以科学的工艺管理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工艺装备为支撑,不断提高我国航空发动机塑性成型工艺技术水平,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既满足行业需求,又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工艺体系,必将成为我们新一代塑性成型技术研究相关领域技术工作者共同的追求。
2014 Vol. 57 (7): 34-39 [
摘要
] (
138
)
HTML
New
PDF
(4407 KB) (
1624
)
对话
40
创造智能 扎根中国——本刊总编辑刘柱对话埃马克机床(太仓)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杨铭先生
亦非
2014年2月24~28日,全球机床制造行业领军企业埃马克集团携其最先进的智能、自动化技术亮相第八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14),为中国的制造企业带来了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展会期间,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埃马克机床(太仓)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杨铭先生,就埃马克的产品创新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等问题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4 Vol. 57 (7): 40-41 [
摘要
] (
85
)
HTML
New
PDF
(1780 KB) (
252
)
论坛
44
航空发动机关键转动部件加工技术
姜雪梅,赵鹏飞
先进的制造技术是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基础,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制造装备和工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航空发动机性能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依靠提升设计水平,而是依赖于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技术水平的共同提高和进步,特别是对于盘鼓、轴颈等关键转动部件,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对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014 Vol. 57 (7): 44-48 [
摘要
] (
99
)
HTML
New
PDF
(2610 KB) (
623
)
49
GH4169合金超大异形环件制造工艺研究
罗鸿飞,刘有云,宋捷,杨家典,孙传华 吴永安
此次研制的机匣锻件采用异形整体轧制技术,直接将整个机匣进行整体成型,不仅节约大量材料,降低加工成本,最重要是不用分段生产再进行焊接,提高了机匣的均匀性及整体性能水平。
2014 Vol. 57 (7): 49-52 [
摘要
] (
120
)
HTML
New
PDF
(3002 KB) (
406
)
53
航空发动机先进结构与关键制造技术*
涂冰怡,赵明,商体松,陈养惠
目前,航空发动机普遍采用轻量化、整体化结构,如整体叶盘、叶环结构,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以及比强度高、比模量大、抗疲劳性能好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耐高温、抗疲劳及蠕变性能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本文基于国内外发展高推重比发动机的技术需求,对可能采用的新结构、新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
2014 Vol. 57 (7): 53-56 [
摘要
] (
90
)
HTML
New
PDF
(2272 KB) (
852
)
57
低塑性抛光技术在压气机叶片上的发展与应用
孙明霞,梁春华
低塑性抛光技术可以在传统的机械加工车间环境中,在原始的制造阶段或大修及修理过程中,采用传统的CNC机床较低成本地完成。因而,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2014 Vol. 57 (7): 57-59 [
摘要
] (
83
)
HTML
New
PDF
(1926 KB) (
393
)
特别关注
60
引领加工技术 提供定制服务——山高中国20周年庆典仪式隆重举行
良辰,云杉
山高中国20周年庆典仪式于2014年2月24日在上海嘉里中心酒店隆重举行。瑞典王国驻沪总领事、中国机床工具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的领导、山高刀具集团总裁Lars Bergstrom等公司领导与客户代表、合作伙伴、媒体朋友及山高大中华区员工共400余人出席了庆典仪式。作为享有盛誉的刀具及方案创新者,山高为所有希望改进生产的客户开创了新的机会。
2014 Vol. 57 (7): 60-61 [
摘要
] (
84
)
HTML
New
PDF
(6504 KB) (
254
)
先进高温材料
62
新一代发动机高温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焦健,陈明伟
目前,国内在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高性能纤维制备、复合材料制备/加工工艺到构件设计,尚不能满足航空发动机热端构件工程化应用需求,必须依托发动机设计、构件研制和原材料研制等单位,通过强强联合、协同攻关,形成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学研的合力,加速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的应用。
2014 Vol. 57 (7): 62-69 [
摘要
] (
155
)
HTML
New
PDF
(1844 KB) (
3549
)
70
航空发动机用新型高温钛合金研究进展
黄旭,李臻熙,高帆,黄浩
TiAl和SiCf /Ti复合材料将是新一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用的两种关键结构材料。国外已完成材料研制、应用研究与零部件试验考核等大量研究工作,将很快在下一代新型航空发动机上获得应用。我国目前在TiAl合金工程化应用研究、典型零件研制与考核试验等方面与国外尚存在较大差距。而SiCf /Ti复合材料刚刚进入应用研究阶段,SiCf /Ti复合材料零件设计与制造经验欠缺。
2014 Vol. 57 (7): 70-75 [
摘要
] (
303
)
HTML
New
PDF
(4955 KB) (
2520
)
数控加工技术
76
基于特征的开式整体叶盘插铣粗加工刀轴矢量优化生成方法*
张为民,宋学坤,郝小忠,马斯博
通过采用基于特征的方法,给出叶盘流道加工特征的定义,利用基于全息属性面边图的特征识别方法进行流道加工特征的自动识别,提取相关参数信息,以插铣余量均匀分布与插铣刀轴均匀变化为目标,计算合理的插铣刀轴矢量,以此提高整体叶盘粗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并实现节约加工成本的目的。
2014 Vol. 57 (7): 76-79 [
摘要
] (
121
)
HTML
New
PDF
(2553 KB) (
391
)
80
基于加工特征的快速程编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产品中的应用
付龙,高阳,张森棠,贺芳,赵恒,郑艳铭
通过实际零件验证,基于加工特征的编程工具在航空发动机零件的数控编程规划中是可行的。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简化编程人员的工作,降低程序编制的重复率,固化成型的编程策略,在航空发动机行业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2014 Vol. 57 (7): 80-83 [
摘要
] (
97
)
HTML
New
PDF
(2890 KB) (
427
)
先进测量技术
84
一种叶片在机测量数据重构建模技术研究*
卢万崎,杨海成,常智勇,孙博洋
航空发动机叶片作为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传统的叶片加工采用三维数字化模型设计,利用数控机床加工,使用坐标测量机检测加工精度。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数控机床和计量测试单位间进行零件周转,导致零件需要重复装夹定位和对刀,容易产生定位误差和叶片变形,造成超差和报废,使叶片的制造周期变长,采用在机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
2014 Vol. 57 (7): 84-87 [
摘要
] (
75
)
HTML
New
PDF
(1888 KB) (
440
)
88
叶片表面测量点曲线拟合及轮廓度误差评定
王进
航空制造工业中,飞机机翼和叶片等复杂型面的零件都需要进行高精度数控加工,然后通过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方法,来进行质量控制。测量过程中如果受制于时间或机器性能限制,无法进行扫描测量,则只能测量有限个点。由于测量点是随机产生的,如果只进行测量点与模型理论点的比较,则可能会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故更为精确的方法是采用曲线拟合测量点的方式,进行轮廓度误差评定。
2014 Vol. 57 (7): 88-90 [
摘要
] (
130
)
HTML
New
PDF
(2768 KB) (
785
)
技术前沿
94
基于贝叶斯反馈云模型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评估*
黄燕晓,李书明,杨念苏
针对在翼发动机运行性能变化关键时机预测问题,结合贝叶斯反馈分析方法,将在翼发动机运行前后性能信息结合进行反馈,评估当前发动机性能基于初始性能状态的变化关系,不仅实现发动机性能状态准确评估,更能及时预测发动机性能状态变化时机,为在翼发动机可靠运行和及时换发提供决策支持。
2014 Vol. 57 (7): 94-98 [
摘要
] (
92
)
HTML
New
PDF
(1590 KB) (
467
)
99
航空发动机性能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杜党党,贾晓亮,张宇
本文针对某航空单位业务需求分析,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发动机性能监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航空发动机性能监控系统(Aero-Engine Performance Monitor System,EPMS)框架,采用VS 2010编程环境开发。系统规范了性能监控流程,提升了监控效率、维修信息利用率以及性能评估的准确度。
2014 Vol. 57 (7): 99-103 [
摘要
] (
113
)
HTML
New
PDF
(2979 KB) (
768
)
编辑部公告
《航空制造技术》被EI数据库收录★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来源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
《航空制造技术》位居航空航天学科科技核心期刊第3名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0465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下载排行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