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复杂型面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技术研究 |
刘荣萍,邓卫华 |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
|
|
摘要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技术水平是影响产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航空燃油附件复杂型面的数控加工为典型实例,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加工效果为目标,重点介绍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思路及技巧,为数控加工技术的深度应用打下良好应用基础。
|
|
关键词 :
数控加工,
数控编程,
复杂型面
|
|
[1] 黄键.先进制造技术在发动机制造业上的应用.新技术新工艺,2008(3):45-46.
[2] 武文革,刘站强,姜军宁.Cimatron在气门室盖模具CAD/CAM中的应用.现代制造工程,2007(3):51-53.
[3] 谢海东.典型复杂型面模件高效数控加工策略.机械制造技术,2012(7):66-70.
[4] 吴福忠,连晋毅.航空蜂窝芯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航空制造技术,2007(7):92-95.
[5] 林朝平,郭国林.数控加工编程中铣刀选择的工艺分析.工具技术,2006(40):68-69.
[6] 张党飞,阮晓光,王寅晨,等.浅谈数控加工中刀具的特点及选择.制造业自动化,2011(10):146-148.
[7] 张美琴,肖树才,张扬龙,等.分段沉积/雕铣成形的工艺规划研究.现代制造工程,2007(3):78-80.
[8] 戴丽玲.数控加工工艺方案拟定及仿真模拟过程.昆明大学学报,2005(1):40-43. |
[1] |
邱文旺,杨继平,王永飞,孙晶,罗远锋. 闭式叶盘加工过程接刀误差控制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7): 95-102. |
[2] |
朱燏,李世军,王文理. 基于重构曲面的整体叶盘叶根过渡区域精确搭接加工轨迹生成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8): 79-87. |
[3] |
王美清,马鹏飞,边远,曹彦生. 面向数控加工过程智能管控的多源异构数据管理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8): 14-24. |
[4] |
于嘉鹏,路永辉,姜博宏,孙加明,张硕. 基于UG NX的航空发动机离心叶轮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系统的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4): 88-95. |
[5] |
肖文磊,曹宪,赵罡,夏明桢,邢宏文. 面向数控加工的数字孪生系统[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23/24): 46-55. |
[6] |
周佳,曾谷维. 航空制造数控铣削效率测评及管控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14): 82-101. |
[7] |
王强,李迎光,郝小忠,刘长青,陈海吉. 基于在线学习的数控加工刀具寿命动态预测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7): 49-53. |
[8] |
魏盼,张臣,宋云,徐琰. 叶片微织构数控加工无干涉刀轴生成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22): 88-94. |
[9] |
杨角龙,黄翔,李泷杲,熊天辰,赵子越. 基于扫描线点云的飞机蒙皮修配量提取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0): 73-77. |
[10] |
陈志同1,张云1,刘瑞松1,石竖鲲2,姜绍西2,李深亮2,金秀杰2. 航空发动机叶片矩形阵列磨削加工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9): 34-39. |
[11] |
华家玘,李迎光,刘长青. 基于切削力信号-几何信息-工艺信息的铣削加工刀具状态实时辨识*[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11): 48-54. |
[12] |
张森棠,李美荣,贺 芳,赵 恒,马明阳. 航发产品适应性数控加工技术探索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1/2): 42-47. |
[13] |
赵文明,沈 琦,王 兵,刘战强. 整体叶盘铣削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60(15): 58-63. |
[14] |
李 强,李迎光,刘 旭,汤立民. 基于特征的数控编程技术在航空企业的推广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6, 59(6): 58-63. |
[15] |
任景刚.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航空制造技术, 2016, 59(5): 62-6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