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出版伦理声明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9年 第52卷 19期
刊出日期:2009-10-01
封面文章
专稿
人物
论坛
新视点
学术论文
搅拌摩擦焊
专稿
26
航空器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薛松柏,张亮, 皋利利, 韩宗杰,禹胜林, 朱宏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10
近几十年来,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焊接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工程技术的借鉴以及焊接技术本身发展的推动,也促使新的焊接技术以及包括焊接技术在内的组合工艺的发展,从而使许多新材料、新结构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应用。焊接已成为航空制造工程中最重要的连接方法之一。
2009 Vol. 52 (19): 26-29 [
摘要
] (
63
)
HTML
New
PDF
(589 KB) (
292
)
人物
30
贾晓鹏——著名超硬材料专家
七丁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23
2009 Vol. 52 (19): 30-31 [
摘要
] (
40
)
HTML
New
PDF
(788 KB) (
85
)
封面文章
32
航空智能发动机的研究进展
黄春峰,刘志友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09
智能发动机是一种21世纪正在发展之中的先进新概念航空发动机技术,是美国I H P T E T 计划及其后继V A A T E计划的最核心内容,将是对综合信息、推进系统和综合飞行/ 推进控制技术的挑战。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技术是智能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未来的6 代机主要注重人工智能,特别是智能发动机技术的应用。
2009 Vol. 52 (19): 32-37 [
摘要
] (
46
)
HTML
New
PDF
(1328 KB) (
345
)
论坛
42
钛合金航空结构件的高效数控加工
宋智勇,牟文平,阮超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15
钛合金航空结构件的高效数控加工是目前航空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之一。数控设备、加工刀具和工艺方案3个方面目前的技术远远不能满足钛合金航空结构件的加工需求,这必将成为数控加工行业今后的研究热点,钛合金航空结构件的高效数控加工的需求也是推动数控技术发展的源泉。
2009 Vol. 52 (19): 42-45 [
摘要
] (
45
)
HTML
New
PDF
(860 KB) (
169
)
46
并联机床在飞机结构件加工中的应用
杜宝瑞, 刘道庆, 李建军, 翟南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14
新一代飞机的高性能、高质量、短周期和低成本研制要求,对制造技术尤其是结构件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采用虚拟主轴的并联机床刚度重量比大、响应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故在数控加工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09 Vol. 52 (19): 46-48 [
摘要
] (
36
)
HTML
New
PDF
(613 KB) (
122
)
49
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转子叶尖高速磨复合加工技术
翟淳, 刘丛辉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13
高速叶片叶尖磨削工艺,通过高速的工件转速,使转子叶片在高速条件下获得足够大的离心力,具有大活动量的叶片在贴紧鼓筒榫槽的状态下进行磨削与在线测量,磨削后的外径尺寸与工作状态保持一致,是保障发动机性能,使压气机转子在最小的工作间隙下确保发动机耗油率所实施的重要工艺手段。
2009 Vol. 52 (19): 49-51 [
摘要
] (
46
)
HTML
New
PDF
(560 KB) (
78
)
52
数控高速加工在航空产品制造中的应用
应用高主轴转速、高进给速度的高速切削加工能使
加工过程平稳,获得很高的精度;切削加工的工件表面质
量几乎可与磨削加工相媲美,实现了“以铣代磨”的效果,
从而可以实现壳体类、轴套类、异型件类的高质量加工。
2009 Vol. 52 (19): 52-55 [
摘要
] (
27
)
HTML
New
PDF
(0 KB) (
37
)
52
数控高速加工在航空产品制造中的应用
施华玉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12
应用高主轴转速、高进给速度的高速切削加工能使加工过程平稳,获得很高的精度;切削加工的工件表面质量几乎可与磨削加工相媲美,实现了“以铣代磨”的效果,从而可以实现壳体类、轴套类、异型件类的高质量加工。
2009 Vol. 52 (19): 52-55 [
摘要
] (
47
)
HTML
New
PDF
(677 KB) (
136
)
新视点
60
高温合金空心叶片用陶瓷型芯的研究进展
王飞,李飞,刘河洲,王俊,孙宝德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11
由于陶瓷型芯的性能是决定叶片成品率和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多年以来发达国家对于陶瓷型芯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将其核心技术视为高度机密不予公开。陶瓷型芯制造技术一直是空心叶片铸造中的瓶颈,它决定了叶片的尺寸精度、合格率和铸造成本,因此,不断改进陶瓷型芯材料和制造技术十分重要。
2009 Vol. 52 (19): 60-64 [
摘要
] (
53
)
HTML
New
PDF
(608 KB) (
389
)
搅拌摩擦焊
66
热处理对6061-T6 FSW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佟建华,李光,董春林,李从卿,栾国红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01
对6061- T6 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工艺试验研究,分析焊前及焊后热处理对接头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优良的强度系数和延伸率。
2009 Vol. 52 (19): 66-68 [
摘要
] (
43
)
HTML
New
PDF
(845 KB) (
109
)
69
不同环境下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行为
何淼,张健,李光, 董春林, 栾国红,康举, 付瑞东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05
国内外对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工艺做了大量的研究,而有关高强铝合金F S W 焊接头耐腐蚀性能的研究则较少。本课题以2024 铝合金为对象,对其搅拌摩擦焊接头在浸泡环境、中性连续盐雾环境和酸性连续盐雾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
2009 Vol. 52 (19): 69-71 [
摘要
] (
35
)
HTML
New
PDF
(965 KB) (
99
)
学术论文
72
S型进气道纤维铺放轨迹网格化生成
韩振宇,邵忠喜,富宏亚,刘源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19
将网格化方法应用到飞机S型进气道模型的铺放轨迹规划中,即利用UG网格生成器网格化进气道CAD模型,并生成网格化数据,以该数据为基础建立网格单元和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在每个网格单元中计算铺放轨迹和轨迹点的法向量。通过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程序执行速度快、生成的铺放轨迹曲线光滑、无曲线突变情况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提出利用UG 的二次开发功能开发适用于该轨迹生成方法的网格化工具。
2009 Vol. 52 (19): 72-78 [
摘要
] (
50
)
HTML
New
PDF
(1774 KB) (
173
)
79
面向中小企业的动态联盟及其运行模式研究
王华栋;王润孝
DOI: 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27
在对企业动态联盟组建过程、动态联盟形式及其结构层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状模式的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总体结构模型,并对动态联盟系统组织层次、功能及其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2009 Vol. 52 (19): 79-84 [
摘要
] (
32
)
HTML
New
PDF
(965 KB) (
115
)
85
一种新型铜基合金铸锭的缺陷及预防措施
陆在平,肖宁,朱成才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04
通过对一种新型铜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分析,对其出现的铸锭缺陷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
2009 Vol. 52 (19): 85-86 [
摘要
] (
37
)
HTML
New
PDF
(758 KB) (
234
)
87
薄壁件车削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与控制
曲中兴,张立武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03
薄壁件车削加工时,已加工表面存在的残余应力将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和疲劳强度。阐明了薄壁件车削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影响车削残余应力的因素;总结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介绍了几种可行的用来控制和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
2009 Vol. 52 (19): 87-90,95 [
摘要
] (
56
)
HTML
New
PDF
(865 KB) (
203
)
91
大直径薄壁导管弯曲回弹解析计算
张尽染,王永军,王俊彪,李善良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9.006
以大直径薄壁导管弯曲成形为研究对象,基于塑性力学全量理论,假设弯管过程中各纤维层只存在单轴应变和应力,并假设弯管过程中管件中性层偏移角和楔形角与弯曲角的函数,进而得到弯管过程应变的计算关系式,而后通过应力应变关系得出应力表达式,通过截面应力积分及微分单元力平衡得出管件弯曲部分与模具的接触正应力及摩擦力,通过边界内力积分计算得出外力,通过弯曲段力平衡及能量平衡计算得出偏移角和楔形角函数表达式中的系数,从而计算得出回弹角,并分析了部分工艺参数对回弹的影响规律。
2009 Vol. 52 (19): 91-95 [
摘要
] (
39
)
HTML
New
PDF
(1397 KB) (
150
)
编辑部公告
《航空制造技术》被EI数据库收录★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来源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
《航空制造技术》位居航空航天学科科技核心期刊第3名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0465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下载排行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