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出版伦理声明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1年 第54卷 1/2期
刊出日期:2011-01-15

封面文章
人物
论坛
新视点
学术论文
行业回顾与展望
特别关注
产品聚焦
 
       目录
8 本期目录
2011 Vol. 54 (1/2): 8-14 [摘要] ( 44 ) HTMLNew PDF (7376 KB)  ( 66 )
       封面文章
40 大型军用运输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杨玉岭
在民用运输机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技术也逐渐向军用运输机领域转移,以A400M 为典型代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轻质合金结构制造技术、先进表面涂层技术以及自动化装配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制造技术已经开始在军用运输机上得到应用,正推动着军用运输机朝着先进化方向发展。
2011 Vol. 54 (1/2): 40-47 [摘要] ( 68 ) HTMLNew PDF (4896 KB)  ( 638 )
       人物
48 中国著名直升机总设计师徐朝梁
晓 立
徐朝梁总设计师: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研究员、AC313 总设计师。1987 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直升机设计专业,先后任直升机所结构研究室专业组长、主任。
徐朝梁先后参加了直-8、直-9、直-11 等10余个直升机型号的研制工作。2001 年自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习归国后,开始主持直-8 系列直升机设计研究工作,近年又致力于AC313 大型民用直升机的研发。在他的主持下,AC313 直升机成为按照当今先进民用直升机的适航标准打造的精品。他还主持了航天超重训练设备及航天座椅结构设计研究工作,为我国航天员培训及“神舟”系列飞船做出了贡献。
他主持的航天超重训练设备研制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直-8 型号研制获“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研制个人一等功”;先后获国资委“国庆60 周年阅兵保障服务先进个人”,中航工业“国庆60 周年阅兵保障任务特等奖”、“航空重点型号研制个人一等功”、中航工业“总经理特别奖”等多项重要荣誉。
2011 Vol. 54 (1/2): 48-49 [摘要] ( 219 ) HTMLNew PDF (13486 KB)  ( 103 )
       行业回顾与展望
50 中国通用航空踏上新征程——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占斌
侧 卫
通用航空是航空业的重要基础,通用航空是指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而中国的通用航空是还没有真正启动的巨大产业。在2010 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徐占斌先生向记者阐述了中国通用航空的现状和未来。
2011 Vol. 54 (1/2): 50-53 [摘要] ( 72 ) HTMLNew PDF (5822 KB)  ( 331 )
54 直面后危机时代 共谋机床业振兴——访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
小 颖
2010 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在应对金融危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寒冬中一枝独秀;2011 年,随着金融危机的解冻,我们迎来了后危机时代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回首2010,机床工具行业“以创新促结构调整”之路都取得了哪些成绩?从中又暴露了哪些新的问题?面对2011,后危机时代将如何扬帆起航?新年伊始,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先生。
2011 Vol. 54 (1/2): 54-57 [摘要] ( 62 ) HTMLNew PDF (5930 KB)  ( 232 )
58 复材行业发展现状与待解决问题——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秘书长程小全
泰 山
随着中国大飞机项目的起步,复合材料再一次成为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已经过去的2010 年,复材行业有哪些热点问题值得进行回顾?面对新的2011年,又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本刊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程小全先生。
2011 Vol. 54 (1/2): 58-60 [摘要] ( 75 ) HTMLNew PDF (4522 KB)  ( 353 )
61 我国模具行业2010 年运行情况及“十二五”发展展望
侧 卫
当今世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一些模具制造工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在模具的产量和产值方面已经成为模具大国。在金融危机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各工业领域都开始恢复活力,模具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良机。那么,2010 年我国模具行业走过了怎样的一年?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中,中国模具行业又将有哪些更进一步的发展?带着对中国模具行业的关注,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专务周永泰先生。
2011 Vol. 54 (1/2): 61-63 [摘要] ( 59 ) HTMLNew PDF (2998 KB)  ( 347 )
64 提高数控设备资源利用率推进绿色制造
幺炳唐 幺开宇
我国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产业链中的资源利用率都偏低,因此提高资源利用率就成了发展绿色制造的焦点和重点。在制造业中尽量多应用数控设备,尽量提高数控设备资源利用率,努力开展机床的再制造工程,对于实现绿色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2011 Vol. 54 (1/2): 64-67 [摘要] ( 76 ) HTMLNew PDF (1260 KB)  ( 374 )
68 优质-高效-绿色铸造行业的发展之路——访中国铸造协会副理事长黄天佑
良 辰
铸造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铸件的生产,我国的铸造行业虽然取得了较快进步,但与这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二五”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铸造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关键时期。经过“十一五”发展,我国铸造行业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还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国家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下,铸造行业将如何整改以应对新形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铸造协会副理事长黄天佑教授。
2011 Vol. 54 (1/2): 68-70 [摘要] ( 73 ) HTMLNew PDF (1526 KB)  ( 509 )
71 我国飞机装配应走简约之路——访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邹方
良 辰
飞机装配过程涉及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工装、夹具、工具等,占飞机制造总劳动量的比例很大。近年来,我国的飞机制造与装配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亟需突破的瓶颈。比如,怎样有效缩短工装制造周期?在与国外合作越来越频繁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我国飞机装配发展的步伐?我国要实现飞机装备全数字化进程,需要攻克哪些难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数字化制造与柔性装配技术研究室副主任邹方。
2011 Vol. 54 (1/2): 71-73 [摘要] ( 79 ) HTMLNew PDF (3915 KB)  ( 301 )
       论坛
78 全三维研制技术推动飞机研制体系变革
刘看旺
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近几年各类飞机的研制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已成为企业发展、流程优化、技术进步、能力提升的核心引擎。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推动了各个型号研制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体系化、系统化程度不高,标准规范体系仍不完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不够,不足以用于指导工程应用等。
2011 Vol. 54 (1/2): 78-82 [摘要] ( 69 ) HTMLNew PDF (4046 KB)  ( 518 )
83 航空数字化技术的新发展——工艺仿真系统
宁振波 王立书 邓 虎
长期以来,航空企业对于工艺的改进主要依靠经验和试验,一直缺乏一套专业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模拟是控制设计、制造过程并预测产品早期服役可能出现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法。当前,有限元理论已十分成熟,相应的商业模拟软件也逐步趋于成熟,并在各行各业逐步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2011 Vol. 54 (1/2): 83-85 [摘要] ( 85 ) HTMLNew PDF (1137 KB)  ( 346 )
86 关于PDM与CAPP一体化集成模式展望
焦 鹤
无论从航空工业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效果来看,还是从PLM 思想和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甚至从航空工业整体协同的角度出发,PDM 系统与CAPP系统整合为统一的一体化的PLM 平台是其发展的终极状态。
2011 Vol. 54 (1/2): 86-91 [摘要] ( 71 ) HTMLNew PDF (1656 KB)  ( 375 )
92 基于企业集成框架的试验数据管理方案设计
郑文心 黄 玮 彭 勇
试验数据管理系统是型号协同研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试验基础环境的建设侧重于试验测试能力的提升,尽管试验测试设备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相对于项目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和分析仿真数据理,试验数据综合管理的系统应用要差得多。
2011 Vol. 54 (1/2): 92-95 [摘要] ( 65 ) HTMLNew PDF (1353 KB)  ( 340 )
96 航空工业信息化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吴建香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结合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于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的大集团战略实施,建立面向 21 世纪、面向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航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对提升航空工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新一代民机和军机的敏捷、快速研制能力,提高航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1 Vol. 54 (1/2): 96-98 [摘要] ( 55 ) HTMLNew PDF (1080 KB)  ( 383 )
99 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支持航空工业知识管理
闫 彬 刘红星 沈洪才
为了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梳理企业知识结构和知识分类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表达知识,建立知识库和知识库体系,使用网络化知识管理平台来管理知识和进行异地知识交流。
2011 Vol. 54 (1/2): 99-102 [摘要] ( 71 ) HTMLNew PDF (1300 KB)  ( 416 )
       特别关注
104 走进航空企业 推动科技进步——记2010 航空工业优秀供应商用户巡访活动
水 天
为提高我国航空企业制造水平, 促进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在航空及国防制造领域的应用, 在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昌飞”) 和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国航空学会制造工程分会发起并主办、中航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 航空工业优秀供应商用户巡访活动于2010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3 日顺利召开。
2011 Vol. 54 (1/2): 104-105 [摘要] ( 50 ) HTMLNew PDF (1984 KB)  ( 372 )
       新视点
106 基于VERICUT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虚拟仿真研究*
王中胜 张 磊 刘万普 陈成军 洪 军 周宝庆
针对多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运动关系复杂、加工准备时间长、干涉碰撞易发生的特点,本课题在研究机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VERICUT 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虚拟加工环境,重点研究了虚拟机床的建模方法,包括几何模型,运动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的定制,特别是专用数控指令的定制方法,实现了零件数控加工的仿真校验。
2011 Vol. 54 (1/2): 106-110 [摘要] ( 91 ) HTMLNew PDF (2454 KB)  ( 733 )
       学术论文
112 基于Python 的激光跟踪仪设站优化系统的开发
陈智勇 吴建军 石章虎 李凯宁 姚 定
采用Python 语言结合DAKOTA 优化平台的方案,按照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成功地开发了激光跟踪仪设站优化系统。实现了在使用激光跟踪仪对飞机装配型架测量安装前,预先对设站位置优化,找出最佳设站位置。从而避免因设站位置不佳而造成不必要的转站,提高了测量安装精度。
2011 Vol. 54 (1/2): 112-114 [摘要] ( 105 ) HTMLNew PDF (1477 KB)  ( 302 )
115 30CrMnSiA钢轴类结构的电子束焊接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
林 波 李 飞 杨 宏
30CrMnSiA 钢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是常见的航空用材。本课题选取了30CrMnSiA厚板材和管材进行电子束焊接,研究了12mm 和16mm锁底焊接的电子束焊接工艺及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断裂情况。
2011 Vol. 54 (1/2): 115-117 [摘要] ( 87 ) HTMLNew PDF (2868 KB)  ( 370 )
118 CAN 总线在飞机交流电源功率控制器中的应用
吴小华 蔡芃芃 陈兵彬
交流电源功率控制器(APCU)是实现飞机电气负载控制与电源自动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采用CAN 总线设计实现了APCU 与供电系统处理机和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通信。利用流和管道技术编写了基于DSP/BIOS 的CAN 总线的设备驱动程序。为了满足通信需求,本论文中共设计了2 个CAN 接口,一个为F2812 内置的CAN 接口模块,另一个为通过SJA1000 的扩展CAN 接口模块以备用。通过实际的通信试验,结果表明系统通信运行可靠,数据传输准确,符合预期的设计目标。
2011 Vol. 54 (1/2): 118-122 [摘要] ( 87 ) HTMLNew PDF (1557 KB)  ( 430 )
123 基于STL 模型处理的飞机燃油质量特性计算
罗景锋 刘小锋 洪 军
飞机燃油系统是飞机不可或缺的系统,燃油量占据了飞机近50% 的重量和机翼翼盒80% 多的空间,而且现代飞机愈加依赖燃油质量特性来调整重心,机电系统必须基于实时的燃油量状态和系统状态的精确获取,因此现代先进飞机复杂燃油箱中的燃油量测量和燃油质量特性计算成为燃油系统最为关注的基本问题。本文给出了以STL 模型为基础的飞机燃油箱燃油量、燃油质量特性计算的主要实现方法和优点。
2011 Vol. 54 (1/2): 123-126 [摘要] ( 66 ) HTMLNew PDF (1410 KB)  ( 804 )
127 工艺参数对线性摩擦焊接45# 钢温度场及轴向缩短量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马彩霞 李文亚 陈 亮 马铁军
基于ABAQUS/Explicit 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开发的线性摩擦焊接同质接头的二维计算模型,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线性摩擦焊接45# 钢接头温度场和轴向缩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振动频率、振幅、摩擦压力,界面温度能在更短时间上升至较高温度,且轴向缩短量以较快速率达到更大值,3 者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统一于热输入功率;当热输入功率超过某一临界值时,缩短量与其呈线性关系。
2011 Vol. 54 (1/2): 127-131 [摘要] ( 74 ) HTMLNew PDF (1820 KB)  ( 425 )
132 7N01-T4 和7N01-T5 铝合金焊接位置的选择对搅拌摩擦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孟立春 赵明书 栾国红
搅拌摩擦焊是实现材料固相连接的焊接方法,焊接前进侧与后退侧存在组织及性能上的差异。7N01 铝合金为Al-Zn-Mg 系铝合金,为轨道车辆常用
结构材料,通过对7N01-T4 与7N01-T5 两种状态材料的研究发现,焊接位置不同将对接头材料的融合状态及接头性能产生影响,将7N01-T5 置于前进侧时,有利于焊材料的相互融合,并使接头冲击韧性显著提高。
2011 Vol. 54 (1/2): 132-133 [摘要] ( 95 ) HTMLNew PDF (1010 KB)  ( 664 )
134 TC17 钛合金铣削刀具磨损对残余应力影响研究*
田荣鑫 史耀耀 杨振朝 梁永收 石 凯
为了获得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用TC17 钛合金材料铣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刀具后刀面磨损量下铣削工件表层残余应力的测试,建立了刀具磨损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关系,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硬质合金刀具低速铣削钛合金时,刀具对已加工表面的挤光效应引起的残余压应力占主导地位;不同刀具后刀面磨损量下,残余压应力沿深度方向先增大达到一个最大压应力值后,然后减小趋向于零应力;表面残余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深度都随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的增大呈增大趋势。
2011 Vol. 54 (1/2): 134-138 [摘要] ( 71 ) HTMLNew PDF (3435 KB)  ( 481 )
139 大型不规则椭球回转面的曲面重构与仿真加工
王 春 解明君 苏 彬 王 伟
提出了大型不规则椭球回转面的一种新的曲面重构与仿真加工方法。基于Geomagic Studio 软件,处理大型不规则椭球回转面的采集数据点云,重构了实测曲面的等距面模型;采用Pro/E 对实测曲面的等距面模型进行等距操作,生成实测曲面模型;利用Geomagic Qualify 软件对实测曲面的等距面模型相对于原始数据点云,以及实测曲面模型相对于理论曲面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最后利用Pro/NC 模块对实测曲面模型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大型不规则椭球回转面的曲面重构精度,生成的标准数控加工程序具有可移植性,解决了原加工方法对专用设备的依赖。
2011 Vol. 54 (1/2): 139-141 [摘要] ( 67 ) HTMLNew PDF (1955 KB)  ( 390 )
142 “三明治”型预制体结构对C/C刹车材料CVI 工艺的影响
刘海平 田广来 范尚武 张立同 成来飞 鲁新峰 王 强
本试验设计了一种“三明治”型的C/C 刹车材料的预制体结构,并研究了这种“三明治”预制体
结构对C/C 刹车材料CVI 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一般针刺毡结构,采用“三明治”预制体结构制备C/C 复合材料时,增密速率快,可有效消除CVI 瓶颈效应,密分布更加均匀;且可一次性致密,无需中间热处理等加工步骤,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2011 Vol. 54 (1/2): 142-147 [摘要] ( 69 ) HTMLNew PDF (5648 KB)  ( 653 )
       产品聚焦
150 MSC.Software推出MDNastran Desktop解决方案
MSC.Software 公司
2011 Vol. 54 (1/2): 150-151 [摘要] ( 45 ) HTMLNew PDF (1422 KB)  ( 105 )
152 基于LXI总线的高空模拟试验台的网络化测试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2011 Vol. 54 (1/2): 152-153 [摘要] ( 48 ) HTMLNew PDF (1130 KB)  ( 178 )
153 法如科技推出业界最小、最轻的三维激光扫描仪
法如科技有限公司
2011 Vol. 54 (1/2): 153-153 [摘要] ( 49 ) HTMLNew PDF (1069 KB)  ( 253 )
154 视觉化的3D设计让模拟栩栩如生
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1 Vol. 54 (1/2): 154-154 [摘要] ( 46 ) HTMLNew PDF (875 KB)  ( 70 )
  编辑部公告
22 《航空制造技术》被EI数据库收录★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来源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
22 《航空制造技术》位居航空航天学科科技核心期刊第3名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0465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