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出版伦理声明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2年 第55卷 8期
刊出日期:2012-05-01
封面文章
专稿
人物
论坛
新视点
学术论文
产品聚焦
专稿
26
面向高效加工和装配协调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
陈清良,隋少春,杜成立,汤立民,楚王伟
三维数字模型是联系设计人员与工艺人员的重要纽带,是产品结构信息的集中体现。但是,设计人员与工艺人员对三维数字模型需求的出发点是不同的,设计人员是基于产品性能的角度考虑的,而工艺人员主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制造成本等因素。现阶段的三维数字模型还普遍存在满足了性能要求但工艺性差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制造成本的提高和效率的降低。
2012 Vol. 55 (8): 26-29 [
摘要
] (
85
)
HTML
New
PDF
(4578 KB) (
288
)
人物
30
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专家胡伟
亦非
航空发动机测试技术专家,从事发动机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20多年。负责非接触光纤叶片振动测量系统的研制,突破了近10年未解决的多项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的局面,该系统成为我国先进发动机研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测试手段,并在发动机研制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2 Vol. 55 (8): 30-31 [
摘要
] (
122
)
HTML
New
PDF
(4297 KB) (
296
)
封面文章
32
基于选区激光熔化的金属零件快速成形现状与技术展望*
顾冬冬,沈以赴
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研究涉及粉体材料制备与表征、激光工艺控制与优化、成形零件结构设计与优化以及激光冶金物理化学理论,是激光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等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因此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目前,对于金属零件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形的材料、工艺及理论的研究,尚有很多方面未获得本质突破。对于该领域诸多新材料、新工艺、新现象及新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发掘,是实现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走向工程应用的基础。
2012 Vol. 55 (8): 32-37 [
摘要
] (
78
)
HTML
New
PDF
(8000 KB) (
128
)
对话
38
持续创新 助力航空——本刊总编辑刘柱对话PPG航空材料亚太区总经理Paul Bowman先生
金卯
作为世界航空材料领域的领先制造商,PPG已经有超过数十年的丰富经验,致力于开发环保、高性能、轻质量的产品,并在航空涂料、风挡玻璃、密封胶、胶管及附件等众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PPG航空材料已被世界主要商用及军用飞机制造厂商认定为主要供应商。在全球市场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PPG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及满足亚太/中国航空市场需求,众多航空材料产品已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并于2002年及2010年分别在中国苏州和天津设立了两个应用支持中心。2012年3月16日,PPG在苏州举行其旗下航空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暨安全生产10周年庆典。本刊记者受邀参加庆祝活动,并借此机会就PPG航空材料产品的技术特点,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策略等问题对PPG航空材料亚太区总经理Paul Bowman先生进行了专访。
2012 Vol. 55 (8): 38-39 [
摘要
] (
92
)
HTML
New
PDF
(3151 KB) (
314
)
论坛
42
模具低成本制造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周永泰
传统的模具制造主要依靠工人的技能,调试必不可少,交货期长。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在和今后,要逐渐做到不依靠技能也能制造出好模具来;模具制造逐步实现高度自动化;只装不配,省去试模工程将成为可能;模具交货期越来越短,成本也将越来越低。
2012 Vol. 55 (8): 42-44 [
摘要
] (
73
)
HTML
New
PDF
(4393 KB) (
375
)
45
航空企业经济模具及其应用
王晓康,万世明,何万飞
实际生产中,各种钣金零件的质量要求不同,生产批量也不同。为了取得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有时就必须为满足某些方面的要求,而舍弃其他方面的要求。如,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采用高精度、结构复杂的模具,这就会提高模具成本并延长生产准备周期;而在需求量不大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时,就应该放弃对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尽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模成本,这时就应该采用各种简单的经济模具结构形式。
2012 Vol. 55 (8): 45-48 [
摘要
] (
63
)
HTML
New
PDF
(2573 KB) (
291
)
49
低成本钣金成形模具技术
刘天骄,王永军,宣娟娟,王顺红
钣金成形模具在钣金零件的成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本要求主要有: 制造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模具成本低和制造周期短4个方面。在设计与制造模具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全面的考虑,即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与产品产量相适应的模具结构和制造方法,使模具成本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012 Vol. 55 (8): 49-52 [
摘要
] (
88
)
HTML
New
PDF
(2677 KB) (
854
)
53
航空发动机模具的高速铣削
王细洋
高速切削具有高效、高精度、能切削高硬材料、工件表面质量高等一系列优点,是解决航空发动机叶片模具制造的有效手段。迄今,高速切削技术在航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模具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并最为成功。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飞机整体结构件和航空发动机高硬合金零件(主要为叶片)的高速切削上,而有关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和涡轮叶片模具的高速铣削技术和工艺,关注者不多。
2012 Vol. 55 (8): 53-56 [
摘要
] (
75
)
HTML
New
PDF
(1852 KB) (
559
)
57
CimatronE软件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栾合俊
模具设计与制造应该向着一体化、专业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无图纸化作业、少放电加工的目标。先进的制造技术手段和高效的管理会在整个模具制造流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依靠劳动力低廉、搞人海战术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模具业、制造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专业人才的短缺,企业需要改变以前的工作模式、流程,才能使企业有新的突破,有更快的发展。
2012 Vol. 55 (8): 57-59 [
摘要
] (
81
)
HTML
New
PDF
(4325 KB) (
511
)
新视点
60
复合材料在国外海军航空器上的应用发展进程
郭健
海军航空器飞机结构的复合材料化已成必然的趋势,各类飞机结构的主体材料必将是复合材料而非金属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趋势将从根本上改变飞机结构设计和制造上的传统,也将改变航空工业产业链的重组进程,能否适应这一重大变革,势必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航空制造业的成败兴衰。
2012 Vol. 55 (8): 60-63 [
摘要
] (
61
)
HTML
New
PDF
(3211 KB) (
729
)
学术论文
64
某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后轴颈电子束焊接
杨薇,康文军
为了验证某燃气轮机后轴颈使用YZGH4169材料替代GH698材料的可行性,特针对YZGH4169材料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室温拉伸、高温拉伸及高温持久性能进行试验,并与GH698材料的相应性能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YZGH4169焊接接头的室温、高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高于GH698,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略低于GH698,但均满足标准要求,且27mm厚度的YZGH4169焊缝成型良好,满足一级焊缝的要求。此方案的确定为某燃气轮机后轴颈及类似结构、材料的零件国产化代料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2012 Vol. 55 (8): 64-66 [
摘要
] (
83
)
HTML
New
PDF
(3007 KB) (
345
)
67
热障涂层中TGO的生长行为
陈慧君,李其连,程旭东
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高温合金IC10上先后沉积粘结层为NiCrAlYSi,陶瓷层为Sc2O3-Y2O3-ZrO2的样品。样品在热循环炉中1100°恒温氧化,观察样品不同氧化时间的断面形貌,并绘制了样品的增重曲线,以此分析高温时TGO的生长过程。
2012 Vol. 55 (8): 67-70 [
摘要
] (
76
)
HTML
New
PDF
(5951 KB) (
881
)
71
大功率柴油机排气阀机器人焊接系统及工艺
周方明,殷小青,缪保海,徐威
为了提高船舶焊接质量,采用机器人柔性化焊接系统堆焊镍合金阀盘。设计了高效、高质量的机器人焊接系统,对SNCrW不锈钢进行了焊接工艺研究,并对样件进行了检验分析。经检验,不存在超过0.06mm的缺陷,完全符合阀盘质量检测标准,属于合格产品,完成了国内首个高质量镍基堆焊阀盘的焊接。
2012 Vol. 55 (8): 71-74 [
摘要
] (
81
)
HTML
New
PDF
(2699 KB) (
379
)
75
一种力矩电机换向器成形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朱晓华,王以平,杨更荣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力矩电机用换向器的成形工艺,在大量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对成形方案各关键技术,包括材料热处理参数、工艺尺寸计算、零件成形、组件粘接等给出了解决措施,并对各措施中使用的检测设备及成形模具进行了介绍。
2012 Vol. 55 (8): 75-76 [
摘要
] (
90
)
HTML
New
PDF
(2395 KB) (
467
)
77
高性能环氧/碳纤维缠绕壳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郑红飞,郭晓东,栗永锋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环氧基碳纤维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制备,分析了壳体水压爆破压强、容器特征参数(pV/W)和应变,找出了影响壳体性能的因素。
2012 Vol. 55 (8): 77-78 [
摘要
] (
71
)
HTML
New
PDF
(2973 KB) (
415
)
79
涡流C扫描在钛合金SPF/DB结构检测中的实验研究*
宋鹏,雷鹍,许沂,刘新芹,赵林博
为了探索SPF/DB结构检测中有效的检测方法,应用涡流C扫描对钛合金SPF/DB结构进行了检测实验,将涡流C扫描结果和SPF/DB结构检测中常用的超声C扫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涡流C扫描能够检测出SPF/DB结构的界面宏观缺欠以及一定尺度以上的界面微观缺欠,在SPF/DB结构检测中是可行的。有必要对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深入研究。
2012 Vol. 55 (8): 79-82 [
摘要
] (
71
)
HTML
New
PDF
(2405 KB) (
324
)
83
GH4169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参数的敏感性研究
黄新春,张定华 杨振朝,任敬心,姚倡锋
通过GH4169高温合金平面切入磨削实验,建立了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对磨削参数的灵敏度,获得了磨削参数稳定域和非稳定域。结合正交试验法中的极差分析方法获得了不同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曲线,进行了磨削参数区间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对磨削深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对工件速度的变化敏感次之,对砂轮速度的变化最不敏感;磨削深度优选范围为0.01~0.015mm,工件速度优选范围为10~15m/min,砂轮速度优选范围为20~30m/s,可控制表面粗糙度在0.7μm以内。为高温合金材料磨削表面粗糙度控制提供理论方法和试验依据。
2012 Vol. 55 (8): 83-86 [
摘要
] (
90
)
HTML
New
PDF
(1626 KB) (
540
)
87
资金、技术、人才视角下大飞机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黄依,陈琳,李正锋
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将刘贵富提出的产业链内涵链理论与制约大飞机发展3个重要因素—资金、技术、人才相契合,提出了Capital-Technology-Talent大飞机产业链模式。通过分析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的构成与内在联系,得出大飞机产业链的发展应遵循资金链、技术链、人才链互相扶持、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
2012 Vol. 55 (8): 87-91 [
摘要
] (
82
)
HTML
New
PDF
(1520 KB) (
306
)
92
考虑半径补偿的三坐标测量数据精确配准方法*
索瑞,卜昆,程云勇
叶片模型的配准定位是叶片形状检测分析的一个核心环节,针对涡轮叶片的三坐标测量数据在基于迭代最近点的配准定位中与CAD模型表面点的配准关系不对应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半径补偿的精确配准方法。在求取配准点集的过程当中考虑到半径补偿,使得测量点集与待配准点集之间的关系相对应,进而获取更高的配准精度。进行基于仿真数据的配准试验及对比,给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应用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考虑半径补偿的三坐标测量数据精确配准方法是可行的。
2012 Vol. 55 (8): 92-94 [
摘要
] (
104
)
HTML
New
PDF
(1743 KB) (
526
)
产品聚焦
98
线切割放电加工助你飞得更高
David Apsinwall,Leung Soo,Mohannad Antar,Dean Jones,Roberto Perez
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必须通过设计更高燃烧效率、更轻的材料或更灵活快速的零件加工技术来保持其竞争力和降低成本。新的EDM加工技术为未来航空发动机制造提供了极大的潜力。至今,Rolls-Royce和其他世界上主要的制造商对EDM加工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使用传统的电火花成形/钻孔工艺来加工涡轮叶片上的冷却孔和喷管导向隔片上的密封槽。有证据证明,尽管线切割加工(WEDM)已经改进放电电源,使用镀锌线,具有更有效的控制和监控能力,强大的专家加工工艺,抗电解作用的工艺和24小时运行的可靠性,过去的10~15年里EDM技术极大的发展并没有应用到该领域。
2012 Vol. 55 (8): 98-99 [
摘要
] (
101
)
HTML
New
PDF
(2579 KB) (
513
)
99
快速和可靠地生产合格首件
约翰内斯·海德汉博士(中国)有限公司
在复杂的五轴联动加工中,iTNC 530 非常有效地降低刀具、夹具和机床防护罩内的静止件相互碰撞的可能。 海德汉数控系统的动态碰撞监测(DCM)功能监测所有运动并在可能发生碰撞前及时报警,如图1所示。实时保护功能也适用于装夹或程序中断运行期间,例如机床操作人员手动运动机床轴时。
2012 Vol. 55 (8): 99-99 [
摘要
] (
86
)
HTML
New
PDF
(2027 KB) (
160
)
100
金万众DMC2012展前预览
北京金万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DMC2012展会上,金万众公司主要展出独家代理的日本大昭和公司(BIG)产品和瑞士PWB公司的对刀仪产品。
2012 Vol. 55 (8): 100-101 [
摘要
] (
80
)
HTML
New
PDF
(1929 KB) (
264
)
100
信息化为模具企业提升竞争力
杨辉,魏青
凭借10多年行业服务经验,益模已形成强大的产品研发体系。其中,前瞻性理论与技术研究依托中国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人的博硕士研究队伍;应用性技术研发与实践工作由益模负责完成,益模研发团队100%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3%、硕士36%、技术人员80%拥有五年以上研发及实施经验,技术实力雄厚。
2012 Vol. 55 (8): 100-101 [
摘要
] (
64
)
HTML
New
PDF
(1929 KB) (
347
)
102
十年磨剑攻克航空制造难关
伏金娟
AA50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主要应用于精密模具、精密零部件等领域的成形加工,是各种精密工模具(注塑模、冲压模等)、通用工具、刀具和各种超硬材料零部件的关键制造设备,特别适用于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型腔的模具及零件的精密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微电子等精密机械领域,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木工刀具、工艺美术乃至日用品和食品包装等行业。
2012 Vol. 55 (8): 102-102 [
摘要
] (
99
)
HTML
New
PDF
(1598 KB) (
279
)
103
先进螺柱焊接设备亮相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
上海一斯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一斯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螺柱焊接专业公司,本公司综合了当前国际、国内螺柱焊机在各个行业的使用情况,集长期使用螺柱焊机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之经验,依据中国产业、行业的新布局,集合了英国、德国的螺柱焊接技术和特点,代替了原装进口的欧洲螺柱焊接设备。由于性价比极高,特别是突出代替了国外产品服务难和维修贵的优势,在客户使用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2012 Vol. 55 (8): 103-103 [
摘要
] (
52
)
HTML
New
PDF
(1853 KB) (
148
)
104
安泰科技焊接产品展示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以“创新、创誉、创利”为目标,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拥有一支由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0余位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自主创新取得累累硕果,公司共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以上奖励59项,全国科技大会奖42项,授权专利203项。公司是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设有3个国家级、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海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承担并建设完成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2 Vol. 55 (8): 104-104 [
摘要
] (
59
)
HTML
New
PDF
(1190 KB) (
116
)
编辑部公告
《航空制造技术》被EI数据库收录★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来源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
《航空制造技术》位居航空航天学科科技核心期刊第3名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0465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下载排行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