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氧化铝粒度对原位转化碳纤维增韧氧化铝陶瓷烧结温度及性能的影响* |
任杰,陈华辉,杜飞,赵赋,翟羽佳,苏伟明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
|
摘要 在原试验基础上,采用更细氧化铝粉末以期进一步提高原位转化碳纤维增韧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韧性。探究了2000目氧化铝粉末的最佳烧结温度,研究对比了1000目与2000目氧化铝粉作为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硬度、断裂韧性和滑动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000目氧化铝粉末烧结的较佳最高烧结温度为1550℃,较1000目氧化铝粉末的烧结温度降低,且复合材料的晶粒较1000目氧化铝复合材料减小。采用2000目氧化铝粉末烧结的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断裂韧性和滑动磨损性能均有所提高。
|
|
关键词 :
原位转化,
碳纤维,
粒度,
氧化铝陶瓷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5516)资助。 |
[1] 朱志斌,郭志军,刘英,等.氧化铝陶瓷的发展与应用.陶瓷,2003 (161):5-8.
[2] 张敬强,荣守范,丰崇友.氧化铝陶瓷增韧的研究现状.铸造设备研究,2006(2):40-43.
[3] 刘东亮,金永忠,邓建国.Al2O3陶瓷材料的增韧.现代技术陶瓷,2006,109(3):31-35.
[4] 路学成,闫殿然.氧化铝陶瓷的增韧技术及机理.陶瓷,2006(12):11-15.
[5] 钱伯章. 碳纤维应用的最新进展. 前沿科技,2009,27(10):58-62.
[6] Huang S S, Zhou W C, Wei P ,et al. Short-carbon fiber reinforced alumina ceramic with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dielectric property in the Ku-band. Applications and Materials Science, 2013(6):1-6.
[7] 曹晶晶. 原位增韧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3.
[8] 何柏林,孙佳.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2009,23(11):72-75.
[9] 王德成. PAN基及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现状与展望. 合成纤维工业,1998,21(2):45-48.
[10] Buckley J D. Carbon-Carbon materials and composites. New Jersey: Noyes Publications,1993:19-39.
[11] 赵稼祥. 世界炭纤维的现状与发展(一)-美国阿莫柯(AMOCO)公司. 炭素技术,1995(6):36-40.
[12] 曹晶晶,陈华辉,杜飞,等. 助熔剂对原位转化碳纤维/氧化铝复合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硅酸盐通报,2013,32(3):389-397.
[13] 李大梅,尤显卿,许育东. 氧化铝基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测量与评价. 硬质合金,2004,21(4):231-236.
[14] 高占峰.原位生成碳纤维增韧氧化铝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1. |
[1] |
王容,吴奇,熊 克,张含琦. 复合材料基体裂纹光纤光栅非线性超声 Lamb 波检测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21): 51-56. |
[2] |
邹凡,王贤锋,张烘州,安庆龙. 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铣削CFRP复合材料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9): 14-19. |
[3] |
李赛,随雨浓,苗恺,鲁中良,李涤尘. 基于直写成型的连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5): 36-41/51. |
[4] |
明越科,王奔,周晋,辛志博,李婷,王枫,段玉岗. 基于3D 打印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性能及其应用探索[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5): 58-65. |
[5] |
邱超,马心旗,王亚震,郭子月,吴海宏. 薄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4): 22-31. |
[6] |
赵兴科,邢德胜,赵增磊. 激光冲击-离心复合雾化制备锡铜粉末的特征[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2): 14-19. |
[7] |
邱雪琼,金熠,陈琳.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传热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19): 91-95/102. |
[8] |
王朝阳,杨向涛,徐祥博,张金纳,朱世杰,吴海宏,仝立勇. 结构储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及其在无人机上的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18): 84-90/101. |
[9] |
董志刚,张博,康仁科,杨国林,鲍岩. CFRP螺旋铣孔加工中的轴向力抑制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17): 14-20. |
[10] |
吴宁,韩美月,焦亚男,陈利 . 高性能纤维的可织性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15): 81-89. |
[11] |
叶逸云,贾少辉,徐子法,欧阳文泰,焦俊科,王飞亚,葛恩德. 碳纤维复合材料激光切割制孔工艺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8): 50-55. |
[12] |
傅健,张昌盛,朱国港,王丙阳,袁生平,江柏红. X射线分层层析成像技术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4): 49-54. |
[13] |
罗忠兵,曹欢庆,林莉. 航空复材构件R区相控阵超声检测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4): 67-75. |
[14] |
高延峰,蒲景威,方向恩.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CFRP/Ti6Al4V叠层材料螺旋铣孔工艺参数优化[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4): 90-95. |
[15] |
蒋振邦,袁松梅,李真,李麒麟,宋肖珺,李燕. 镁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超声辅助切削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1): 55-6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