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机床制造业CEO论坛”在北京顺义·首都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5)的重要配套和暖场活动,本届论坛邀请美国、意大利、日本、瑞士、德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行业协会负责人发表演讲,吸引全球机床及用户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共200余人参会。与会嘉宾围绕全球机床产业的运行现状、技术趋势、市场挑战及合作机遇展开深度对话,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毛予锋为论坛致辞,副会长王旭主持了论坛。
全球机床市场:复苏与分化并存
论坛上,多国(地区)行业协会代表分享了2024年机床市场数据及未来展望。数据显示,全球机床行业在经历短期波动后呈现分化复苏态势。
美国市场受经济波动影响显著。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道格拉斯K武德会长表示,2024年机床产值70.59亿美元,同比下降13%;消费额118.28亿美元,降幅8%。尽管全年订单下滑3.8%,但年底三个月订单实现连续增长(11月+12.4%、12月+5.4%、2025年1月+5.7%)。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强劲需求成为主要驱动力,关键技术聚焦先进自动化、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方向。
中意机床贸易双向波动,对华出口近年持续下滑。意大利驻华贸易协调官彭飒彬先生表示,2024意大利对华出口年降13.1%,中国对意出口亦有所收缩。虽然意大利机床行业在欧盟保持领先地位,但中意双边贸易面临挑战,尤其意大利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国机床出口呈现多元化增长,对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南美)出口增速显著。中意双方需加强合作以应对结构性贸易失衡。
日本市场看好预期。日本机床制造商协会(JMTBA)稻叶善治会长认为,日本2024年机床订单总额1485.1亿日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内需增长7.4%(441.5亿日元),出口占比70%(1043.6亿日元)。尽管半导体和汽车行业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但日本国内对飞机和人工智能相关设备的投资为市场注入活力。日本机床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下半年行业将逐步回暖,全年产值有望达1.6万亿日元,同比将增长8.8%。瑞士市场大幅下降。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影响,2024年瑞士机床生产和出口分别下降21%和12%,主要出口市场德国、中国、美国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缩。然而,能源、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的短期需求为行业提供支撑。瑞士技术产业协会机床制造商部(SWISSMEM)克里斯托夫布莱特秘书长呼吁加强自由贸易合作,以应对供应链波动挑战。
德国市场订单萎缩。作为全球第二大机床生产国(2024年产量102亿欧元)和最大出口国(出口额77亿欧元),德国面临中国需求骤降43%、本土订单下滑17%的压力。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DW)中国事务专家宋娜博士在演讲中指出,行业需加速向“区域化生产”转型,同时巩固切削技术和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