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空产品用压敏胶粘带的性能与质量检测 |
蔡培培1,肖军2,程功2 |
1.上海交通大学
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
|
|
摘要 粘接技术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胶粘产品,压敏胶粘带更是功不可没。针对航空产品的生产装配特点,本文简述了压敏胶粘带的性能、表征及测试方法,为航空产品生产装配人员正确、合理地选用压敏胶粘带提供参考。
|
|
关键词 :
压敏胶粘带,
性能,
质量检测
|
|
[1] 李广宇, 李子东, 袁素珍. 胶粘与密封新技术.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2] 俞永涵, 吕凤亭, 龚辈凡. 我国压敏胶粘带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胶粘剂, 2000, 9(6): 41-43.
[3] 熊林, 王建营, 延玺, 等. 丙烯酸酯胶粘剂研究进展. 中国胶粘剂, 2000, 11(3): 47-49.
[4] 吕凤亭. 压敏胶和压敏胶制品工业概况. 中国包装工业, 2008, 7: 55-58.
[5] 尹朝辉, 潘慧铭, 李建宗. 有机硅压敏胶的研究进展. 中国胶粘剂, 2001, 10(6): 36-40.
[6] 张在新. 压敏胶与压敏制品的市场和技术动向. 中国胶粘剂, 2000, 9(5): 38-42. |
[1] |
吴国华,童鑫,眭怀明,魏广玲,肖旅. 铸造镁稀土合金研究现状及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应用展望[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3): 14-29. |
[2] |
谢敏, 刘洋, 李瑞一, 裴训, 宋希文, 安胜利. Sm2Zr2O7基热障涂层材料研究现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3): 51-63/70. |
[3] |
马广义,刘德华,师敬桉,王儒政,牛方勇,吴东江. 电弧增材制造7075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14-19. |
[4] |
兰亮,白澄岩,高双,何博,王江. 电子束熔化成形 Ti–6Al–4V 钛合金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20-31. |
[5] |
龙雨,黄玮,郭兴,周桂兵,刁鹏源. 非传统激光束激光选区熔化 3D 打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34-48. |
[6] |
谢乐春,刘兵亮,孙轩,毕健,郭豪杰,韩远飞,王立强,吕维洁. 激光熔化沉积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组织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49-66. |
[7] |
刘丰刚,张文军,刘奋成,黄春平,郑海忠,郑永生. 激光增材制造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77-85. |
[8] |
陈仕奇,刘联平. 原始粉末粒度对 GH4169 合金选区激光熔化成形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9): 14-20. |
[9] |
邓琳蔚,普远瞩,张少秋,杨恒,韩妙玲. 自动铺丝加热均匀性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9): 85-92. |
[10] |
张婷,黄爱华,李向前. 褶皱缺陷的检测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8): 78-83. |
[11] |
吴运权,常素萍,吴昊. 气浮支承式触针测量系统径向动态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6): 48-54/62. |
[12] |
李蕊芝,周香林,孙澄川,谢晨,温薇 . 微粒子喷丸技术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6): 82-87/95. |
[13] |
车倩颖,李会霞,贺卫卫,朱纪磊,陈睿,程康康,金园园,王宇. TiAl 合金粉床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3): 52-60/67. |
[14] |
严斌,陈汉元,周举,代悦,刘维伟 . 半厚度Z–pin植入对层合板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22): 97-102. |
[15] |
何兆儒,沈一洲,周晋,刘伟兰,孙汝杰. 激光冲击强化的微观组织演变与性能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9): 48-5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