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出版伦理声明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8年 第51卷 10期
刊出日期:2008-05-15
封面文章
专稿
人物
论坛
新视点
学术论文
专稿
26
实施千台数控机床增效工程提升军工企业生产制造能力
田玉龙,彭艳萍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19
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提倡工艺创新,全力推进中高档数控机床增效,大幅提高现有生产设备的加工效率,是减少资源消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008 Vol. 51 (10): 26-29 [
摘要
] (
30
)
HTML
New
PDF
(1659 KB) (
133
)
人物
30
柳百新——中国著名材料科学专家
依然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17
2008 Vol. 51 (10): 30-31 [
摘要
] (
19
)
HTML
New
PDF
(1758 KB) (
46
)
封面文章
32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在A400M军用运输机上的应用
陈亚莉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05
A400M的结构材料与传统的军用运输机有明显的不同,特别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上,A400M是空客首次在机翼、尾翼、操纵面上大量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军用运输机。A400M的特点之一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上的创新,其中包括机翼梁的热隔膜成型、舱门及后压力隔框的真空辅助成型(VAP)以及FiberSim软件在复合材料模拟上的应用。
2008 Vol. 51 (10): 32-35 [
摘要
] (
26
)
HTML
New
PDF
(2126 KB) (
421
)
论坛
40
先进复合材料主要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
郝建伟,陈亚莉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06
先进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抗疲劳、耐腐蚀、可设计、成形工艺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是理想的航空结构材料,在航空产品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新一代飞机机体的主体结构材料。
2008 Vol. 51 (10): 40-45 [
摘要
] (
26
)
HTML
New
PDF
(2106 KB) (
436
)
46
现代大飞机复合材料应用与制造技术浅析
黄领才,刘秀芝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07
目前,飞机制造中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衡量某型飞机先进性、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是世界飞机制造强国竞相发展的核心技术,也是我国飞机制造业的重点发
展领域。
2008 Vol. 51 (10): 46-48 [
摘要
] (
28
)
HTML
New
PDF
(1592 KB) (
130
)
49
大飞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李彩林,文友谊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08
大飞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数值模拟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水平,使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向低成本化方向发展。
2008 Vol. 51 (10): 49-51 [
摘要
] (
25
)
HTML
New
PDF
(1394 KB) (
76
)
52
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装备航空制造业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2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辛辛那提复合材料加工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80%,其中铺带机销量逾40台,有15个不同用户。这些设备主要用于生产机身零部件、机翼
蒙皮、发动机进气罩、机头、垂尾和平尾等。
2008 Vol. 51 (10): 52-53 [
摘要
] (
32
)
HTML
New
PDF
(1335 KB) (
26
)
54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
蔡闻峰,周惠群,于凤丽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09
现代飞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正向着以共固化/共胶接为核心的大型整体复合材料结构件为对象,以低成本为目的,以自动化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相结合为手段的方向发展。
2008 Vol. 51 (10): 54-57 [
摘要
] (
24
)
HTML
New
PDF
(1759 KB) (
330
)
新视点
62
飞机厂所异地数据发放技术研究与实现
陈明,周卫东,朱玉洪, 周来水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10
在Windchill 平台上采用UML定义扩展类和远程方法调用技术(RMI)实现对发放流程的远程控制,最后用Java语言开发了飞机厂所异地数据发放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广域专网对飞机产品数据以EBOM形式实现异地发放,并支持断点续传功能,保证了数据传送的完整性,实现了发放流程异地远程控制,为开展飞机厂所协同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2008 Vol. 51 (10): 62-65 [
摘要
] (
23
)
HTML
New
PDF
(1611 KB) (
69
)
66
构造军工产品研发核心能力平台的关键技术——多学科设计/仿真集成管理
彭旭,白文亮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22
我国军工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任务重、要求高,能否短周期、高质量完成军品科研任务已经成为军工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这种挑战正在对军工企业的核心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008 Vol. 51 (10): 66-70 [
摘要
] (
30
)
HTML
New
PDF
(2013 KB) (
37
)
学术论文
72
激光熔覆成型用Ni-Cu-Sn 合金粉末的制备及其成形特性
张雁,费群星,谭永生,曹文斌,赵靖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03
研制了适合激光熔覆成型的Ni-Cu-Sn合金粉末, 通过工艺试验, 分析了激光熔覆成型件的微观组织特征及微观缺陷的形成原因, 并提出了预防缺陷形成的方法。
2008 Vol. 51 (10): 72-74 [
摘要
] (
24
)
HTML
New
PDF
(320 KB) (
68
)
75
适应BPR的制造执行系统在航空企业中的应用
李琴,梅中义,范玉青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11
以某大型航空制造企业复合材料生产车间为例, 论述了业务流程的信息驱动原理、适应业务流程重组的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机理和方法。系统建立在工作流管理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
2008 Vol. 51 (10): 75-78 [
摘要
] (
28
)
HTML
New
PDF
(349 KB) (
58
)
79
载人航天器舱室热舒适温度模糊分析
蔺永良,袁修干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12
提出了一种确定载人航天器舱室热舒适温度的模糊分析方法。在分析航天员的活动量、相对湿度和设定温度对热舒适性的影响的基础上, 采用模糊理论确定出空调系统的设定控制温度, 并给出查询表。结果可以指导航天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空调系统的控制温度, 也可以为变设定温度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008 Vol. 51 (10): 79-81,86 [
摘要
] (
24
)
HTML
New
PDF
(229 KB) (
50
)
82
精密微动工作台
朱仁胜,沈健,赵韩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04
通过有限元法的应用, 建立了微动工作台静、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柔性铰链在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下的位移、应力分布以及固有频率和振型。应用正交试验设计, 全面分析结构主要参数对微动工作台的静、动特性的影响。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回归,获得了微动工作台的性能及其结构尺寸的回归方程, 并研制样机对其进行了验证。
2008 Vol. 51 (10): 82-86 [
摘要
] (
24
)
HTML
New
PDF
(334 KB) (
65
)
封面文章
87
轮盘疲劳寿命的参量敏度分析
赵秀荣,钱文学,谢里阳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14
低周多轴疲劳失效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失效的主要形式。轮盘的失效往往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本文采用差分法就轮盘疲劳寿命对各相关参量的敏度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寿命对各相关参量的敏度, 并用参量敏度曲线图进行了直观的表示。
2008 Vol. 51 (10): 87-89,95 [
摘要
] (
21
)
HTML
New
PDF
(194 KB) (
48
)
学术论文
90
飞机制造企业精益化与信息化变革研究
孟飙,范玉青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8.10.015
变革关系到生产环境、信息环境和人文环境, 通过对这3方面面改进的研究提出了精益模块化生产系统, 有机结合了精益生产理念、先进数字化技术和生产实践活动, 阐述了该生产系统的模型及其信息化和精益化变革过程。
2008 Vol. 51 (10): 90-95 [
摘要
] (
27
)
HTML
New
PDF
(341 KB) (
80
)
编辑部公告
《航空制造技术》被EI数据库收录★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来源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
《航空制造技术》位居航空航天学科科技核心期刊第3名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0465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下载排行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