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陶瓷超声振动磨削残余应力特性研究 |
姚建国,宁欣,王占奎 |
河南科技学院 |
|
|
摘要 在自行研制的二维超声振动磨削系统下对工程陶瓷表面残余应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同样的参数下,与普通磨削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两种磨削方式下表面残余应力皆为压应力,且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两种磨削方式下表面残余应力均呈现减小趋势,但超声磨削残余应力的减小趋势较普通磨削缓慢。超声振动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大于普通磨削。其他参数不变,随着磨粒的增大,两种方式表面残余应力呈上升趋势。
|
|
关键词 :
工程陶瓷,
超声振动,
磨削,
残余应力
|
|
[1] 李伯民,赵波. 现代磨削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柯宏发,张耀辉,赵燕.陶瓷半延展性磨削试验研究.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1998, 1(103):25-28.
[3] Swain M V. 陶瓷的结构与性能.郭景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 王宏志, 高濂,陈红光,等. Al2O3基复合材料中纳米SiC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无机材料学报, 1998.,13(4):603-607
[5] David J.Green.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导论. 龚江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1] |
姜廷宇,王洋,王鹏,万志城,张全利,苏宏华. TB6 钛合金孔二次挤压残余应力及疲劳寿命仿真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9): 77-84. |
[2] |
高宾华,保文成,陈超群,金滩,尚振涛. 延塑性航空合金磨削砂轮粘附及粘附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7): 53-71. |
[3] |
黄小康,任绪凯,陈华斌,王浩,陈小奇. 高温合金机器人柔性磨削表面完整性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7): 38-52. |
[4] |
李帅,吴贵成,安玉全,郭兵,赵清亮,伍文伟. 内螺纹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7): 72-80. |
[5] |
王科昌,易鹏,朱烨均,丁文锋. 镍基高温合金K4125磨削性能与参数优化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7): 81-87. |
[6] |
李本凯,丁文锋,马艳艳,肖红,黄庆飞,司文元,杨嘉 . 新型刚玉砂轮磨削GH4169镍基高温合金的性能评价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4): 14-19. |
[7] |
刘适,马飞,褚福舜. 基于 TRIZ 的飞机大型结构件加工适应性装夹设计[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21): 90-95. |
[8] |
朱慧宁,马小刚,程海东,陈燕,韩冰. 磁针磁力研磨工艺对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质量的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8): 62-68. |
[9] |
孙浩,张兵,唐琦,王山城,董超,姚斌. 弹性轴磨削颤振检测与颗粒阻尼减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8): 14-20. |
[10] |
宋伟伟,黄云,肖贵坚,宋沙雨,张友栋. TC17 钛合金砂带磨削表面形貌形成及其预测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4): 56-62. |
[11] |
孙辉. TC4 钛合金叶片喷丸数值模拟及喷丸路径规划[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4): 95-100. |
[12] |
朱卫华,王宗园,周金华,路超凡. 面向残余应力控制的高温合金铣削刀具几何参数优化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4): 79-86. |
[13] |
陈健,姚喆赫,姚建华,刘焱.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2): 36-46. |
[14] |
吴帮福,丁文锋,曹洋. 颗粒增强钛基复材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1): 96-102. |
[15] |
肖贵坚,张友栋,黄云,吕冲,贺毅.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航发叶片机器人砂带磨削精度控制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9): 63-7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