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背景下的新思维
高星海
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
摘要 工业4.0未来成功的关键在于不同方案的整合,而传统IT关注的数据交换标准以及数据集成技术只是其中的焦点,必须通过多个工业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方的联合才可能实现。由模型方法导出开发接口,并保证各方平等地使用它,多方共赢的服务及内容的合并是保证工业4.0成功的使能器。
关键词 :
工业4.0
作者简介 : 研究员,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金航数码常务副总经理,曾任中航工业自控所网络信息中心主任、中航工业综合所副总工程师、金航数码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从事航空工程数字化应用和管理信息化工作10余年,负责企业信息化架构规划、科研/生产/运营的集成信息化体系建设,先后承担在行业10余家企业推广航空信息化最佳实践工作,曾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1] 苗圩.中国制造业的工业4.0 互联企业成趋势,中国工业新闻网.[2014-5-12].http://www.cinn.cn/xw/chanj/315584.shtml.
[2] Communication Promoters Group of the Industry-Science Research Alliance.Securing the future of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Recommenda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ic initiative INDUSTRIE 4.0. Industrie 4.0 Working Group,2013.
[3] 乌尔里希·森德勒,邓敏,李现民(译).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 李清,陈禹六.企业与信息系统建模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
单继东,曹增义,王昭阳. 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智能工厂建设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15): 70-77.
[2]
骆金威,李 飞,卢大伟. 航空结构件智能化加工设备的发展方向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60(6): 51-54.
[3]
单继东,王昭阳,陈贺利,曹增义. 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生产线构建技术研究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6, 59(16): 52-56.
[4]
张广军,李永哲. 工业4.0语义下智能焊接技术发展综述*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6, 59(11): 28-33.
[5]
王旭. 关于“德国工业4.0”的分析概述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5, 58(21): 43-45.
[6]
李涛,张世炯,张宁. 工业4.0牵引的飞机总装工艺流程设计技术浅析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5, 58(21): 81-86.
[7]
良辰. 创新平台 智能制造————本刊总编辑罗京华对话Siemens PLM Software Digital Enteprise Realization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制造官Helmuth Ludwig先生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5, 58(14): 36-37.
[8]
郑朔昉,赵亮. 工业4.0变革中的民用飞机研制模式探索*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4, 57(21): 26-29.
[9]
郭洪杰,杜宝瑞,赵建国,张辉. 飞机智能化装配关键技术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4, 57(21): 44-46.
[10]
侯志霞,邹方,吕瑞强,王湘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其在航空制造业应用展望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4, 57(21): 47-49.
[11]
宁振波,吴元良. 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看实施工业4.0的前提条件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4, 57(18): 37-40.
[12]
陶剑. 实践“工业4.0”的关键技术与思考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4, 57(18): 41-43.
[13]
张伦彦. 面向工业4.0的精益生产线设计和实施方法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4, 57(18): 44-47.
[14]
鲁康. 架起数字化与工业自动化之间的桥梁 [J]. 航空制造技术, 2014, 57(18):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