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属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 |
李 鹏1, 焦飞飞1, 刘 郢2, 刘晓兵3, 果春焕1, 姜风春1 |
1.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01;
2.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
3.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楚鑫机电有限公司,顺德 528300 |
|
|
摘要 近年国外发展起一套新的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它采用大功率超声能量,以金属箔材作为原材料,利用金属层与层之间振动摩擦产生的热量,促进界面间金属原子相互扩散并形成界面固态物理冶金结合,从而实现金属带材逐层叠加的增材制造成形,同时将固结增材过程与数控铣削等减材工艺相结合,实现了超声波成形与制造一体化的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与高能束金属快速成形技术相比,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温度低、无变形、速度快、绿色环保等优点,适合复杂叠层零部件成形、加工一体化智能制造,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能源、交通等尖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及发展,以及该技术在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零部件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国内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
|
关键词 :
超声波,
固结成形,
增材制造,
叠层复合材料
|
|
基金资助:国防基础科研基金重点项目(B2420133004);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KY11000150052)。 |
作者简介: 李 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同种、异种金属的超声波固结及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
[1] |
陈张伟,屈飘,季泽宇. 增材制造SiC基陶瓷及其强韧化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8): 26-43. |
[2] |
于学鑫,李城昕,孟超鑫,高佳丽,马广义,吴东江,牛方勇. 整体高温辅助激光定向能量沉积Al2O3/ZrO2共晶陶瓷组织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8): 57-64,84. |
[3] |
张广明,艾明理,宋道森,段培开,黄杰,兰红波. 压电陶瓷3D打印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8): 46-56. |
[4] |
樊洁,王俊涛,冯冰,闫敏,王春艳,范燕生.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研制中的应用与展望[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7): 64-82. |
[5] |
王皞,王百涛,高帅龙,刘建荣,李述军,吉海宾. 机器学习辅助增材制造材料和部件力学性能评价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7): 40-55. |
[6] |
戴晟. 航空热塑性复合材料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6): 105-122. |
[7] |
商荣伟,刘腾飞,吴玲玲,田小永,李涤尘. 双稳态机械超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吸能特性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5): 92-102. |
[8] |
陈文炯,李智琦. 基于Voronoi图的可控随机声学超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5): 38-46. |
[9] |
李文亚,黄春杰,徐雅欣.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演变、现状与机遇挑战[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5): 22-34. |
[10] |
周祥曼,谭晨宇,赵美云,赵新泽,熊晓晨,李梅,袁有录. 电弧增材制造铜铁合金材料组织与性能的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5): 121-129. |
[11] |
苏文璐,钱波,茅健,张立强,刘钢. 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3D打印工艺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2): 117-129,136. |
[12] |
王儒政,马广义,吴胜男,刘德华,牛方勇,吴东江. 激光–电弧复合增材制造Al–Cu合金T型结构微观组织演变与熔池流动行为分析[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9): 62-69,77. |
[13] |
高宏亮,苏海军,郭一诺,杨培鑫,夏乐,张卓,郭敏. 间隙原子及颗粒对激光增材制造高熵合金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8): 54-63,75. |
[14] |
冯琨皓,赵威,毛贻桅,张正泰,叶春生,蔡道生,蒋文明,魏青松 . 先进陶瓷黏结剂喷射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与展望[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4): 72-88. |
[15] |
姜风春,韩筱凡,果春焕,陈祖斌,董涛,张贺新,李海新,杨振林,孙文瑶. 超声能场在金属增材制造组织性能调控中的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4): 14-3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