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出版伦理声明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9年 第52卷 22期
刊出日期:2009-11-15
封面文章
专稿
人物
论坛
学术论文
搅拌摩擦焊
专稿
26
高温合金整体叶盘精密振动电解加工方法的应用分析
张明岐,傅军英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01
结合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成熟的大容量高频窄脉冲电解加工技术,进行精密振动电解加工装备研究,再通过合理解决电解加工中的定位、修整和检测等关键技术,确立我国电解加工整体叶盘的工艺模式。通过高效电解套料加工技术与精密振动电解加工技术,加工后叶型达到设计精度,即不需要手工修磨便可完成高温合金整体叶盘的加工,加工效率比机械加工提高数倍,成本可降低几个数量级,将会极大的促进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整体叶盘的发展与应用。
2009 Vol. 52 (22): 26-29 [
摘要
] (
45
)
HTML
New
PDF
(549 KB) (
471
)
人物
30
高正红——著名飞行器设计专家
淡蓝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20
2009 Vol. 52 (22): 30-31 [
摘要
] (
36
)
HTML
New
PDF
(831 KB) (
62
)
封面文章
32
大型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制造技术综述
袁晓龙,田卫,高兰宁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06
及早针对大型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关键制造技术进行攻关,进行典型件试验验证,解决生产制造中的各种关键技术,为大型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设计和研制积累经验。使大飞机的大型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制造技术实现突破,促进我国大型飞机制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2009 Vol. 52 (22): 32-35 [
摘要
] (
56
)
HTML
New
PDF
(2526 KB) (
393
)
论坛
40
复合材料技术在当代飞机结构上的应用
冯军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10
至今复合材料和铝、钢、钛一起,已发展成为四大航空结构材料。现代先进民机机体结构复合材料用量越来越大。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已 实现了从非承力、次承力构件,到尾翼主承力、再到机翼与机身主承力构 件应用。
2009 Vol. 52 (22): 40-42 [
摘要
] (
42
)
HTML
New
PDF
(420 KB) (
492
)
43
纤维缠绕/铺带/铺丝成型设备的发展状况
富宏亚,韩振宇,路华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09
在大飞机上大量应用复合材料是我国航空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求,面对铺放设备的进口管制瓶颈,应当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铺放设备研制的支持力度,同时开展自动铺放CAD/CAM 软件和铺放工艺技术的研究,为复合材料在大型飞机上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2009 Vol. 52 (22): 43-46 [
摘要
] (
49
)
HTML
New
PDF
(813 KB) (
407
)
47
先进复合材料热压罐共固化技术的低成本工程
马军,龙国荣,林业明,万建平,鄢和庚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08
先进复合材料共固化技术在某型机上自90 年代初得到应用以来,已生产了350 余架次,实现了工程化的目标。通过原材料的开发、辅助材料的国产化研究、共固化工艺的优化、性能测试项目的优化和修补技术的研究,将一套完整共固化技术应用于批生产的同时,又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低成本共固化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2009 Vol. 52 (22): 47-49 [
摘要
] (
42
)
HTML
New
PDF
(495 KB) (
108
)
50
复合材料自动铺带技术应用及方案示例
徐福泉,高大伟,杨楠楠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07
具有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优点的自动铺带铺放技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航空复合材料构件的成熟制造技术,这一制造技术在国内的引进和发展,也必将在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和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国产大飞机的顺利升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9 Vol. 52 (22): 50-54 [
摘要
] (
42
)
HTML
New
PDF
(969 KB) (
418
)
62
大型飞机的发展对结构健康监测的需求与挑战
袁慎芳,邱雷,吴键,孙亚杰,王强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17
结构健康监测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飞行器结构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对象。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实际工程应用需要进
行大量的试验验证研究。
2009 Vol. 52 (22): 62-67 [
摘要
] (
54
)
HTML
New
PDF
(655 KB) (
407
)
搅拌摩擦焊
68
大厚度飞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性能研究
孙占国,李光,佟建华,王卫兵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16
搅拌摩擦焊作为铝合金较为理想的焊接技术,在焊接大厚度铝合金板方面优势更加明显。采用搅拌摩擦焊接以后,不仅焊缝的接头性能有所提高,变形量较小,而且操作简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009 Vol. 52 (22): 68-71 [
摘要
] (
44
)
HTML
New
PDF
(621 KB) (
155
)
72
飞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与铆接接头力学性能对比
佟建华,李从卿,张健,郭晓娟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15
在搅拌摩擦焊接头与铆接接头力学性能对比试验中,所有试样均在铆接处发生失效断裂,而搅拌摩擦焊焊缝完好无损,这说明搅拌摩擦焊接头静态力学性能明显
优于铆接接头,为搅拌摩擦焊代替铆接提供了有力依据。
2009 Vol. 52 (22): 72-75 [
摘要
] (
48
)
HTML
New
PDF
(1195 KB) (
174
)
学术论文
78
TC17 钛合金高速铣削表面粗糙度及参数灵敏度研究
任军学,罗远锋, 姚倡锋, 梁永收,石凯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05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铣削TC17 钛合金时,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为钛合金整体叶盘叶片类零件精加工的高速切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试验依据。对切削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每齿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为敏感,其次是切削速度和铣削深度。
2009 Vol. 52 (22): 78-82 [
摘要
] (
42
)
HTML
New
PDF
(976 KB) (
138
)
83
氮化钼基硬质涂层研究进展
张国光,李春,方前锋,刘庆,杨俊峰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04
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技术,使用Mo 与C、Si、Al、W 的复合靶,在不锈钢和硅(100)衬底上分别制备了MoCN、MoSiN、MoAlN、MoWN 涂层。利用XRD、XPS、SEM、HRTEM 方法分析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和热重分析法测试了薄膜的硬度和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纳米复合化和固溶强
化,可以大幅度提高MoN 基硬质薄膜的硬度和抗氧化温度,说明MoN 基硬质涂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可望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009 Vol. 52 (22): 83-85,91 [
摘要
] (
33
)
HTML
New
PDF
(844 KB) (
254
)
86
飞机复合材料制件车间生产计划研究
丛培勇,梅中义,范玉青,刘忠献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14
为了实现复合材料数字化生产线中的计划排产系统,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本文基于复合材料制件生产排产中,主要工序生产对象的不同,给出了复合材料生产计划的2 个阶段:分区计划和机组计划的划分方法,并对2 个阶段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分析复合材料制件生产计划的项目实例,给出复合材料构件生产计划制定过程中分区计划和机组计划的实现方法,并应用于复合材料数字化生产线中的复合材料制件厂中。实践表明,该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制定切合实际的生产计划,并能提高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效率,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2009 Vol. 52 (22): 86-91 [
摘要
] (
35
)
HTML
New
PDF
(1344 KB) (
104
)
92
基于工作流的生产过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常仕军,何卫平,和延立,张晶,洪鸿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22.023
针对制造业车间生产过程监控中信息采集不全面、反馈滞后、信息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引入工作流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建模和业务驱动,实现业务过程自动流转和信息自动采集、反馈。使用刷卡登陆触摸屏的方式增强终端应用的便捷性,应用甘特图等多种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现监控结果。基于普元EOS中间件平台开发出了生产过程监控系统,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应用。
2009 Vol. 52 (22): 92-97 [
摘要
] (
36
)
HTML
New
PDF
(1197 KB) (
113
)
编辑部公告
《航空制造技术》被EI数据库收录★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来源期刊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
《航空制造技术》位居航空航天学科科技核心期刊第3名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0465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下载排行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