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钟义信. 人工智能的突破与科学方法的创新.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2,25(3): 456-461.
[2] 范会敏,王浩. 模式识别方法概述. 电子设计工程,2012, 19(2): 48-51.
[3] 陈超.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1(1): 161-163.
[4] 夏鲁刚. 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研究及控制器设计. 机械工程师,2006(12):47-49.
[5] 张颖,吴成东,原宝龙. 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综述. 控制工程,2003,10(S): 152-155.
[6] 陈建平,任斌,张会章. 人工智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5(3):33-37.
[7] 田颖,江平宇,周光辉,等. 基于蚁群算法的零件多工艺路线决策方法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12(6):882-887.
[8] 何新贵. 知识处理与专家系统.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10-40.
[9] 范顺成,王进峰,李世杰. 基于遗传算法的工艺路线决策与优化.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3:95-99.
[10] 胡祥培,孙丽君,王征. 基于物联网的在线智能调度方法的相关思考. 管理科学,2015,28(2): 137-144.
[11] 张洁. 基于Agent的制造系统调度与控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12] 王毅,侯雄坡,钟国辉. 人工智能技术在仪器与测量中的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36(3): 318-321,327.
[13] Alippi C,Ferrero A, Piuri V.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nstruments & measurement application. IEEE Instrumentation &Measurement Magazine,1998,2(2):6-8 .
[14] 刘同明,夏祖勋,解洪成. 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
[15] 刘玉然. 谈谈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2003,4:95-9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