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出版伦理声明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22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09年 第52卷 16期
刊出日期:2009-08-15

封面文章
专稿
人物
论坛
新视点
学术论文
 
       专稿
26 复合材料在民机应用中有关适航问题的探讨
李宏运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09
对民机适航审定和取证中涉及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对美国与复合材料应用相关的适航审查技术要求和程序要求及其发展演变趋势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上应用的适航思路提供借鉴。
2009 Vol. 52 (16): 26-29 [摘要] ( 75 ) HTMLNew PDF (2108 KB)  ( 309 )
       人物
30 孙宝德——铝合金技术专家
侧卫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13
2009 Vol. 52 (16): 30-31 [摘要] ( 66 ) HTMLNew PDF (1854 KB)  ( 272 )
       封面文章
32 国外推重比10一级军用发动机综述
杨国才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10
预计21 世纪前20 年战斗机发动机的推重比有可能达到15 ~ 20,部件数量减少40%,重量减轻50%,耗油率及研制成本又将下降约30%,为未来的国际第五代作战飞机提供不可或缺的、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2009 Vol. 52 (16): 32-37 [摘要] ( 77 ) HTMLNew PDF (3910 KB)  ( 497 )
       论坛
42 旋转双焦点激光-TIG复合焊接头的研制
汪苏,段素爽,沈忠睿,苗新刚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03
近年来,在激光- 电弧复合焊接几何参数、激光聚焦位置及能量参数的优化与选择、热源相互作用机理、保护气体对接头性能的影响、坡口形貌对焊接工艺的影响、熔池的流动特性和复合焊接熔滴过渡力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使激光- 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2009 Vol. 52 (16): 42-44 [摘要] ( 65 ) HTMLNew PDF (1749 KB)  ( 336 )
45 激光焊接技术在航天产品中的应用
张益坤, 成志富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11
激光焊接技术是集激光技术、焊接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及产品设计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应用过程中需将机理研究、焊接工艺、结构设
计、设备制造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整体功能。随着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激光焊以其高能量密度、深穿透、高精度和强适应性等优点,在航天产品生产中充分发挥了先进、快速和灵活的加工特点,使产品重量明显减轻,焊接质量显著提高。21 世纪激光焊接技术在航天材料连接领域必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009 Vol. 52 (16): 45-46 [摘要] ( 85 ) HTMLNew PDF (1913 KB)  ( 131 )
47 铝合金激光焊接技术进展
张文毓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04
应用普遍的脉冲MIG、TIG 焊会随着微处理器(MCU)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D S P ) 为核心的全数字化焊机的不断进步而使更多以前只停留在铝合金焊接理论上的技术变为现实。激光焊、激光- 电弧复合焊、双束激光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焊接铝合金的新工艺。
2009 Vol. 52 (16): 47-49 [摘要] ( 69 ) HTMLNew PDF (1925 KB)  ( 392 )
50 小功率激光填丝焊接技术研究
刘雨佳,刘建华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05
利用中、小功率激光做微型结构件的填丝激光焊接,是确保焊接接头质量、接头性能、几何形状及尺寸精度的最佳焊接方案。该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结构的气、油密封性能以及保证结构承力等方面较其他焊接更具优越性。
2009 Vol. 52 (16): 50-52 [摘要] ( 92 ) HTMLNew PDF (2157 KB)  ( 127 )
       新视点
60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打造重型机床技术创新平台
彭斯林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24
通过长期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与技术积累,武重产品技术不断升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突出重型、超重型机床关键技术的创新。武重注重产品技术与工艺性能的提升,加强对用户工艺的技术研究,研发制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档数控重型、超重型机床产品,尤其是在超重型机床研发制造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创新成果累累。
2009 Vol. 52 (16): 60-62 [摘要] ( 61 ) HTMLNew PDF (2769 KB)  ( 142 )
       学术论文
74 航空发动机装配技术状态数据模型研究
孙惠斌, 常智勇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08
提出一种装配工艺与质量检验集成的机型装配技术状态数据网络模型,表达了发动机、装配任务、装配工艺、装配工序、检验项等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装配技术状态数据网络模型,不仅可以表达发动机与机型装配技术状态数据模板之间的实例化关系,而且便于换件后的装配技术状态维护。设计了技术状态跟踪搜索算法,对比了不同发动机之间在装配技术状态上的差别,动态输出了工序与检验项的合成工艺指导卡片数据。
2009 Vol. 52 (16): 74-78 [摘要] ( 71 ) HTMLNew PDF (1283 KB)  ( 249 )
7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钛合金焊接接头机械性能预测
王敏,董志波,魏艳红,高巍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02
采用多层前向反馈神经网络模型,对钛合金钨极氩弧焊的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其中,输入参数包括钛合金成分、冷却速度和热处理参数;输出参数包括5 个重要的机械性能,即极限抗拉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屈服强度和硬度。详细分析了铝和钒这2 种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2009 Vol. 52 (16): 79-81,99 [摘要] ( 85 ) HTMLNew PDF (1498 KB)  ( 111 )
82 基于单一产品数据源的产品全寿命周期XQBOM 生成方法研究
张晶,梁工谦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14
针对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产生的质量信息管理问题,将质量管理信息在各BOM 中分配和体现,实现系统性、全面性、一致性的质量信息转换和质量问题跟踪与管理。以单一产品数据源作为底层数据支持,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出设计、工艺、制造3个产品主要寿命周期阶段的航空武器装备XQBOM 生成模型。
2009 Vol. 52 (16): 82-86 [摘要] ( 74 ) HTMLNew PDF (1247 KB)  ( 133 )
87 有限元计算中应力集中问题解决方法
赵健,张国智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15
针对应力集中问题,研究有限元计算中优化模型的方法。综合分析具有应力集中孔薄板在不同工况下(单向拉伸、双向拉伸、拉压复合)的不同单元密度和单元质量,提出了优化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此外,对某旋转机械中转盘的切向应力进行了计算,与子模型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提出的优化有限元模型方法的合理性。
2009 Vol. 52 (16): 87-90 [摘要] ( 69 ) HTMLNew PDF (2508 KB)  ( 295 )
91 飞机装配型架骨架CAD技术研究与实现
李汝鹏,孙小峰,安鲁陵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16
对型架骨架CAD 技术进行了研究。以CATIA 为平台运用CAA 工具开发了包括设计线框库和型材库、型材扫掠和相交处理工具等功能的飞机装配型架骨架CAD 系统。使型架骨架设计规范性、经验知识及其设计重用性方面得到改善。
2009 Vol. 52 (16): 91-94 [摘要] ( 87 ) HTMLNew PDF (1269 KB)  ( 300 )
95 面向RFID 系统的复杂事件处理机制与方法
张宇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09.16.017
总结了供应链RFID系统中复杂事件处理的应用,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复杂事件相关概念及定义进行了完善,对复杂事件表达式的运算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复杂事件检测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2009 Vol. 52 (16): 95-99 [摘要] ( 69 ) HTMLNew PDF (641 KB)  ( 89 )
  编辑部公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关于警惕不法分子以论文代发名义进行诈骗的提示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0465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