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控机床某些特性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分析* |
陈代鑫,刘适,陈龙波,刘宇,吉红 |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数控加工厂 |
|
|
摘要 近年来,数控机床因素导致零件发生质量问题的案例在生产实践中屡见不鲜,但对于这些问题却缺乏可靠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控机床的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出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几个方面,对解决因机床原因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
|
关键词 :
数控机床,
刚度,
热变形,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
|
基金资助:*“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引进技术——航空大型复杂结构件高效加工工艺应用试验研究(2010ZX04016-011)项目资助。 |
[1] 宋德文. 如何提高机床结构的动刚度. 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16(3):62-65.
[2] 白恩远,王俊元,孙爱国. 现代数控机床伺服及检测技术(第2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3] 陈思羽,龙泽明. 数控机床系统增益对进给伺服系统的影响. 机械工程师,2008(1):45-46.
[4] 张萌. 数控机床运动误差检测与分析[D]. 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08.
[5] 孙建仁.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特性影响加工精度的分析.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30(3):45-47.
[6] 孙兴伟,董蔚,王可,等. 数控机床零件轮廓加工精度的分析与控制.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1):61-63.
[7] 朱年军,王可,崔海. 数控伺服系统跟随及轮廓误差分析. 机床与液压,2006(10):20-21,23. |
[1] |
魏俊飞,杨成鹏,贾斐,矫桂琼. 预制体构型对C/SiC复合材料舵片结构强度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8): 113-120. |
[2] |
卢立成,李军利,刘钢,安庆龙. 用于钛合金深腔加工的复合减振刀杆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5): 100-106. |
[3] |
刘家豪,罗学科,刘建勇,李殿新,杨晓宇,张慧杰,李若冰,寇鹏远,王高博. 基于主方向摄动的电火花直线轴联动加工效率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4): 122-129. |
[4] |
王福吉,王一成,付饶,杜长霖,赵猛. 薄壁结构件的正向吸附辅助支撑钻削工艺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7): 54-60. |
[5] |
郑华林,赵兴,胡腾,魏小建,王小虎. 基于多项式混沌的机床几何误差灵敏度分析[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6): 24-31. |
[6] |
杨亚堃,郑 侃,董 松,孙振文,孙连军. CFRP/铝合金薄壁叠层构件旋转超声锪孔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23/24): 105-113. |
[7] |
王震,郑侃,董松,孙连军,王涛. 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机器人铣边站位优化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8): 91-99. |
[8] |
江磊,张越新凯,梁彬,丁国富. 面向五轴数控加工仿真的机床运动位姿算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5): 47-55. |
[9] |
肖聚亮,王能,刘海涛,岳巍,王健,赵慧慧,高嘉爽. 基于刚度最优区间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工件位置优化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11): 22-31. |
[10] |
吕盾,张佳辉,王大伟,成群林,赵万华,卢秉恒. 国产数控机床动态精度技术现状与对策[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6): 22-33. |
[11] |
孙椰望,曹也,孙松涛,杨秋娟,杨鲁伟. 基于模态特性的机床高刚度结构共性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6): 62-67/75. |
[12] |
彭伟波,聂俊,李克郎,黄波,谢振清,蔡文侃. 大型飞机机身壁板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刚度优化[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9): 114-118. |
[13] |
陈明和,冯瑞,王宁,史文祥,谢兰生,马广璐,徐彦强,梅寒. 钛合金宽弦空心风扇叶片高温弯扭成形及性能调控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7): 65-73. |
[14] |
吕学祜,郭前建,王昊天,王文华,朱帅伦,陈书童. 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1): 104-111/119. |
[15] |
崔传勇,白英伯,张瑞,周子荐,周亦胄,孙晓峰. GH4068合金管材成形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0): 36-4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