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动阻尼减振技术及数控加工应用* |
杨毅青1,2,裴行政1,2,刘 强1,2 |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北京 100191;
2. 国防科技工业高效数控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北京 100191 |
|
|
摘要 切削颤振导致工件加工表面质量恶化、切削效率降低以及刀具磨损加剧等系列危害。抑制颤振对航空制造业实现高质、高效加工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薄壁件加工时。作为工程领域振动抑制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动阻尼减振技术实施简单、效果明显、可靠性较高,在切削领域的应用正逐渐得到重视。
|
|
关键词 :
数控加工,
颤振,
被动减振,
薄壁件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03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4012013)。 |
作者简介: 杨毅青
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2007~2009 年公派留学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数控加工技术与装备、新型减振与吸能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1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 |
[1] |
王小娟,宋清华,房晓辉,李振洋,杜宜聪,马海峰. 基于机器学习的曲面薄壁件铣削系统动态特性识别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6): 69-77. |
[2] |
曲通,李波,王宪丁,杜宜聪,杨欣宇,王兵. 类V型复合材料薄壁件切边加工减振优化[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2): 134-141. |
[3] |
蔡高参,胡宇恒,刘辉,汪小康,彭凯. 支柱尺寸对钛合金点阵结构薄壁件温度变化和残余应力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0): 50-57. |
[4] |
肖聚亮,赵雨昂,刘思江,刘海涛,黄田. 基于双混联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的薄壁件镜像铣削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7): 14-27. |
[5] |
刘海波,王鹏飞,李文杰,丁悦,薄其乐,肖世宏,王永青. 基于旋量理论的镜像加工运动学建模及轨迹自动修调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7): 28-34. |
[6] |
李忠群,丁鹏,杨雨,欧阳芷楠,曾朝朋. 航空薄壁零件切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7): 38-53. |
[7] |
李鹏伟,戴士杰,张文华,母嘉恒,胡天荣. 航发叶片机器人磨削颤振检测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6): 109-115. |
[8] |
沈泽东,刘旭,陈耿祥,陈璐. 基于多源迁移学习的变位姿刀尖点模态参数预测[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5): 103-109. |
[9] |
钦兰云,林鹏翔,杨光,王雨时,周思雨. 小熔池激光沉积制造薄壁件沉积宽度的模型预测及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3): 32-37. |
[10] |
王林洋,黄海军,孙明丰,王皞. 薄壁构件增材制造有限元模拟及快速补偿模型[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23/24): 126-134. |
[11] |
杨光,李昕彤,王雨时,任宇航,王向明. 激光沉积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预测及控制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4): 14-23. |
[12] |
张洪浩,廖文和,李鹏程,田威,吴超,张霖. 柔性工装装夹下复合材料薄壁件铣边变形预测[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4): 109-105. |
[13] |
章启阳,刘赣华. 基于数值积分方法的铣削稳定性预测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1): 118-125. |
[14] |
童寿维,黄树海,舒倩,宋剑鑫,金鸿宇,卓越. 基于数字孪生的铣削加工智能监控平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1): 56-65. |
[15] |
宋清华,李振民,杨欣宇,马海峰. 基于PD–滑模耦合算法的压电智能薄板颤振抑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2): 28-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