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空微机电系统非硅材料微纳加工技术 |
王凌云1,杜晓辉1,2,张方方1,李岸林1,孙道恒1 |
1. 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厦门 361005;
2.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55 |
|
|
摘要 随着对航空飞行器智能控制的迫切需求,硅基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传感器和执行器难以满足飞行器恶劣的运行环境,因而以碳化硅、氮化铝等为代表的多种MEMS 特种材料被不断研究和使用。概述这些特种材料的机电特性有利于缩小特种传感器研发的材料选择范围;而针对兼具机械和电学两方面应用的碳化硅、氮化铝和聚合物前驱体陶瓷开展微纳加工技术的综述,有利于全面了解这3 种材料的成型成性关键工艺,进而揭示从航空特种材料到MEMS 器件的加工技术发展规律,为普遍使用电信号的航空特种传感器的研发提供加工手段借鉴。
|
|
关键词 :
微机电系统,
航空恶劣环境,
传感器和执行器,
微纳加工技术,
碳化硅,
氮化铝,
聚合物前驱体陶瓷
|
|
作者简介: 王凌云
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M E M S 惯性和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和控制,微纳加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
[1] |
陈张伟,屈飘,季泽宇. 增材制造SiC基陶瓷及其强韧化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8): 26-43. |
[2] |
冯东,刘悦,丁国强,茹红强,罗旭东,游杰刚. 碳化硅原料粉体制备的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3): 92-101. |
[3] |
尹泽坤,梅雪松,崔健磊.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激光加工技术研究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4): 42-63. |
[4] |
王长顺,杨庆春,胡雨梦,由化营,闫春泽,史玉升. 粉末床熔融–反应烧结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9): 92-101. |
[5] |
郭塞,江庆红,刘昊,卢守相,张璧. 难加工材料超高速磨削亚表面损伤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14): 59-71. |
[6] |
王侃,王金来,范哲,许祥宇,李府谦. 磁场辅助电火花加工平台开发及SiCp/Al 加工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13): 46-52. |
[7] |
李庚卓,吴勇波,汪强. 氮化铝陶瓷的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抛光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8): 64-68/75. |
[8] |
李赛,随雨浓,苗恺,鲁中良,李涤尘. 基于直写成型的连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5): 36-41/51. |
[9] |
刘壮,邱一,郭超,高长水. 磨料电化学射流加工SiCp/Al 复合材料仿真和试验[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8): 38-45. |
[10] |
戴剑博,苏宏华,周文博,于腾飞. 单颗金刚石磨粒划擦多晶烧结碳化硅陶瓷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6): 52-56. |
[11] |
陈吉朋,何国健,刘晓,顾琳,赵万生. 高速电弧放电加工SiC/Al的放电作用力特性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3): 54-59. |
[12] |
杨金华1,2,吕晓旭1,2,焦健1,2.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层技术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11): 79-87. |
[13] |
周岩,张冬云,王卫东,李泠杉.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碳化硅颗粒#br#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航空航天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10): 68-73. |
[14] |
邹 豪, 王 宇, 刘 刚, 赵 龙, 包建文. 碳化硅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60(15): 76-84. |
[15] |
王 晶, 成来飞, 刘永胜, 刘小瀛, 张 青.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6, 59(15): 50-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