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某型飞机零号框损伤修复技术研究 |
谢大叶1,邹仕军2,王 石3 |
1.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事代表室
3.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三七零五七部队 |
|
|
摘要 针对某型飞机中机身零号框多处损伤的现象,根据损伤产生特点及结构描述,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零号框局部修补后状态,对修复该腹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加载计算,结果表明:修补后零号框无法满足强度要求;在更换零号框腹板过程中,采用组合式引孔衬套替代原引孔方式,解决了二次引孔易超差的难题,为今后族类飞机框腹板及改型机的修复提供了参考。
|
|
关键词 :
零号框,
损伤,
有限元,
修复方案,
引孔衬套
|
|
[1] 刘鸿文.材料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304-321.
[2] A.Л.吉梅利法尔勃.飞机结构设计基础.沈阳: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2002:106-113.
[3] 王定标,向飒,魏新利,等.基于CATIA的零部件应力分析研究.煤矿机械,2006,27(7):65-66.
[4] 肖庆东.飞机数字化装配定位技术研究[D]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7:329-330.
[5] 范玉清.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42-56.
|
[1] |
秦斯路,许英杰,张卫红. 复合材料固化成型–加载行为一体化计算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9): 92-101,130. |
[2] |
刘凤宇,陈涛,段振岩,索煜豪,张川电. 变参数超声啄式钻削CFRP/TC4不同钻孔顺序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7): 92-99,123. |
[3] |
周鹏,吴为,徐鑫良,林姚辰,林海松,叶冬冬. 基于附加弯矩的小弯曲半径管自由弯曲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7): 100-106. |
[4] |
李宁,孙进,岳常迪,陈琳,葛世伟,王兆强,唐臣升. TA18钛合金管材数控弯曲成形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7): 107-116. |
[5] |
王福吉,何青松,付饶,邓俊,林永权,马兴. 粒子群算法与有限元融合驱动的薄壁复合材料构件支撑布局优化[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6): 40-47. |
[6] |
郭瑞卿,张一帆,尹亮,陈利,李桂洋. 多层多向层联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及刚度预报[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6): 96-103. |
[7] |
卢立成,李军利,刘钢,安庆龙. 用于钛合金深腔加工的复合减振刀杆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5): 100-106. |
[8] |
郭皓邦,魏祥政,雷学林,何云. 航发薄壁机匣铣削过程的装夹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4): 84-89,96. |
[9] |
潘蕾,崔艳芳,张浩然,赵召,章俊,于航,齐浩达. 纤维金属层板低速冲击研究现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6): 56-72. |
[10] |
魏傲楠,李静,于知非,黄薇,许进升,陈雄. 湿热老化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裙部环氧树脂基体跨尺度损伤机理[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5): 104-122,129. |
[11] |
王长清,吕亮亮,唐进元,赵久越. 喷丸覆盖率对9310航空齿轮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3): 93-99. |
[12] |
赵兵,张申,乔悦琦,梁嘉伟,王辉,许立君,周奋. 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夹具设计及装配精度评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2): 14-23. |
[13] |
韩宾,刘志鹏,王一诺,张兆星,张琦. 典型转子发动机散热翅片结构优化设计及仿真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2): 42-50. |
[14] |
王春晖,刘逸伦,朱南洋,顼杰,孙朝阳,李培培. AZ80镁合金等通道转角挤压的微观组织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0): 42-49. |
[15] |
王玉峰,杨勇,刘云峰,张文武. 大深径比小孔激光与管电极电解同步复合加工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2): 64-7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