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航空器设计/制造单位故障、缺陷原因分析模型研究 |
孙奕捷,张元,李敬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
|
|
摘要 分析了航空器设计/制造单位在故障、缺陷原因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建立了航空器设计/制造单位故障、缺陷原因分析模型,包括原因分析、原因要素列表、统计分析等内容。其中,重点对比分析了常用原因分析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包括Reason模型、SHEL模型、人-机-环管-模型、鱼骨图模型;分析了航空器设计/制造单位故障、缺陷原因分析的特点,建立了故障、缺陷原因要素列表;最后,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性。
|
|
关键词 :
航空器设计/制造,
故障,
缺陷,
原因分析
|
|
基金资助: 2010年国家软科学项目(2010GXQ5B302)资助。 |
[1] 中国民用航空局.CCAR-21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2007.
[2] 陈农田,谭鑫,李瑞.Reason模型在航空维修事故调查中的应用.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30(2):96-98,126.
[3] 郝勇,桑凌志.基于SHEL模型的内河船舶最优化配员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36(2):351-355.
[4] 孙华丽,周战杰,薛耀锋.基于鱼骨图的公共安全风险测度与评价.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7):138-143.
[5] 陈国庆,陆守香.船舶机舱复杂空间烟气运动工程分析方法研究.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5):417-420.
[6] 孙有仙.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在安全评价应用中的问题及处理.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 7(5):37-40.
[7] 陈维,庄千芳.管材内高压成形产品失效机理分析及对策研究.热加工工艺,2010,39(17):104-107.
[8] 张伟明,张洪流.基于事故树的凝汽器生锈原因分析.核动力工程,2011,32(S2):97-100.
[9] 李雨霏.用事件树分析法透析轨道交通事故机理——由上海十号线事故引发的探究.西部交通科技,2012,(2):55-57,84-85.
[10] 王在俊,刘显超. Cessna 172R飞机燃油放油活门结构缺陷分析及改进.润滑与密封,2007,32(5):180-181.
|
[1] |
卜晓燕,张宪法,李明慧,葛恩德,冯静璇,曹嘉玲. 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飞机蒙皮缺陷检测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5): 68-75. |
[2] |
李天天,程玉贤,夏龙,梁莹. In元素掺杂对Sn/rGO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4): 90-96. |
[3] |
刘小刚,朱品舟,吕浩,余嘉伟,汪全中,艾兴. 1Cr11Ni2W2MoV氩弧焊接头裂纹扩展行为及寿命预测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1): 44-52. |
[4] |
魏永超,王应海,莫杜衡,刘家伟,蔡双. 基于点云的压气机叶片缺陷检测及表征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1): 82-88,111. |
[5] |
王显峰,罗兴宇,聂海平,瞿世雅,苗秋玉. 防热结构仿形铺贴接触应力仿真和缺陷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0): 14-22. |
[6] |
李紫璇,孙金贵,岳广全,满珈诚,申文轲,林德志,刘卫平. 复合材料C型梁R角褶皱缺陷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2): 110-116. |
[7] |
付冬欣,林莉,张书宁,罗忠兵. 超声检测识别CFRP复合材料PTFE夹杂与富树脂缺陷[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3): 83-88. |
[8] |
徐学谦,李克铭,徐开源,杨洪刚,陈云霞. 基于改进型区域生长法的Halcon焊接缺陷DR图像自动识别[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23/24): 135-141. |
[9] |
王晓军,孙友朋,李雪健,施海龙,胡小石,徐超,卢振. 碳纳米材料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调控的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22): 42-51. |
[10] |
陈琨,冯振宇,马佳威,张宏宇,陈向明.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Mg–Sc–Zr合金孔隙缺陷对疲劳寿命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22): 102-109. |
[11] |
肖晓,蒲玉潇,王宪丁,解振威,张瑞豪,王兵. 基于粉碎齿刀具的吸波蜂窝高速铣削加工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8): 82-90. |
[12] |
赵英健,姜子萌,张英杰,龙雨.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粉末床熔融铺粉缺陷检测算法及其轻量化部署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5): 65-73,80. |
[13] |
门正兴,王亮,李坤,陈雯,吉辰,李子澈,屈仁春. 不同成形方式对WE43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5): 82-87,119. |
[14] |
李建超,鲁晓楠,王欢,高翔. 高能束增材制造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缺陷形成与控制机理[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2): 87-96. |
[15] |
韦超,杨潇,鲁淑芬,程东旭,高学浩,袁丁. 激光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8): 26-3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