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飞机数字化装配对接技术的研究 |
王声,梁泽荣,吴军豪,苏卫华,肖望东 |
中航飞机汉中飞机分公司 |
|
|
摘要 飞机部件对接技术是把构成飞机基本结构的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机身、机翼或整个飞机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数控加工技术、激光测量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应用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飞机装配由人工装配转化为半自动化、自动化装配。
|
|
关键词 :
部件对接,
数字化对接,
数字化测量,
机器人制孔,
工艺协调数据集
|
|
[1] 郭恩明.飞机自动对接与检测技术研究.航空制造技术, 2005(9): 28-32.
[2] 《航空制造工程手册》总编委员会主编.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装配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411.
[3] 张旭.飞机大部件对接装配过程中的干涉检测技术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8.
[4] 杜昌达,李丽娟.飞机自动对接与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长春理工大学,1982. |
[1] |
罗枭,杨亚鹏,赵安安,杜坤鹏,刘琦. 飞机制造过程三维测量模型构建与数据管理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2): 121-133,141. |
[2] |
刘春,陈宇,杨冬,徐玉飞,丁冬冬. 飞机大部件对接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2): 130-136. |
[3] |
郝龙,刘涵予,黄翔,李泷杲,谢颖,刘春,宋金辉,喻龙,候国义. 基于实测数据的飞机虚拟预装配技术发展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6): 65-77. |
[4] |
王巍,李锐,林俊盛,门宇,爱博. 飞机大尺寸组件外形数字化组合测量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21): 106-113. |
[5] |
申望,徐继泽,费少华, 尚江坤, 薛贵军. 基于主轴电流小波变换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12): 133-139. |
[6] |
杜福洲,叶晗鸣. 基于视觉的大尺度部件相对位姿实时测量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6): 34-40/47. |
[7] |
李海伟,潘新,张辉,杜杰,李德毅. 自动制孔技术在某飞机装配中的应用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21): 84-89/95. |
[8] |
王巍,林博文. 可移动柔性工装对接稳定性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1/2): 34-38. |
[9] |
何晓煦,石章虎,曾德标,雷沛,刘长明. 基于LM算法的飞机大部件对接位姿计算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8): 44-48. |
[10] |
付景丽,侯兆珂,谢星. 飞机大部件对接测量方案的研究与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23/24): 79-83. |
[11] |
杜福洲,吴典. 面向大尺度产品对接的位姿测量模式研究与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5): 34-41. |
[12] |
张云志,蒋倩. 大飞机翼盒机器人制孔系统集成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7): 16-23. |
[13] |
赵建国,邓春利,郭洪杰,于思阳. 飞机装配协同测量技术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13): 59-62. |
[14] |
王 良,郭春英. 飞机装配制孔技术发展浅析[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60(23/24): 88-92. |
[15] |
刘玉松,刘 琦,谭清中. 基于激光雷达的数字化装配检测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60(21): 91-9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