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动钻铆环境下铆接工艺研究* |
殷俊清,王仲奇,康永刚,郭飞燕 |
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
摘要 以研制、引进等多种方式,自动钻铆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已普遍展开。但由于实际生产应用经验的不足,在新的环境下铆接工艺仍多沿用传统的老方法来确定,这影响了先进的自动钻铆系统的作业效率。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传统铆接与自动钻铆不同环境下的铆接特点,探索新环境下铆接工艺的解决方法,为自动钻铆系统的应用提供可行的工艺方案。
|
|
关键词 :
自动钻铆,
铆接
|
|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5396)资助。 |
作者简介: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飞机数字化装配工艺与装备。 |
[1] 邓锋. MPAC自动钻铆机. 航空制造技术, 2010(6): 26-29.
[2] ZMJ-01型自动钻铆机应用于生产. 航空工艺技术,1977(2): 42.
[3] 闻立波. 宝捷之行——参观后记. 航空制造技术, 2013(17): 68.
[4] 楼阿莉. 国内外自动钻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航空制造技术,2005(6): 50-52.
[5] 顾之宇. 自动钻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及其实现方法研究[D]. 南昌:南昌航空大学, 2010.
[6] 许国康. 自动钻铆技术及其在数字化装配中的应用. 航空制造技术,2005(6): 45-49.
[7] 刘连喜,李西宁,王仲奇,等. 无头铆钉自动钻铆工艺试验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3(1): 77-82.
[8] 殷俊清,王仲奇,康永刚,等. 仿真技术在飞机自动钻铆中的应用. 航空制造技术,2009(24): 84-87. |
[1] |
何鹏,陈清良,骆金威,冯若琪.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曲率碳纤维蒙皮铆接顺序规划[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5): 93-99. |
[2] |
胡俊山,弥世青,张胜平,康瑞浩,田威.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分层损伤机器人自动钻铆修复技术与装备[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20): 44-57,67. |
[3] |
潘新,李海伟,张函力, 申霖,张新喜,纪俐. 基于优化Hough变换的铆接高度差亚像素检测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7): 102-108,121. |
[4] |
殷俊清,孙鹏涛,郭彧瑞,张祎增,郭飞燕. 基于矩独立法的异质叠层复合材料铆接工艺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6): 138-146. |
[5] |
张辉,潘新,张永亮,王辉,白继鹏,杜杰. 铆接夹层间隙对单搭接铆接头振动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6): 147-154. |
[6] |
崔俊佳,张军,莦茹茹,蒋浩,廖宇轩,李光耀.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冲铆接偏铆缺陷检测算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6): 22-30. |
[7] |
邓将华,姚钰杰,林雍锋,范治松. 电磁铆接驱动力计算及可视化系统设计[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23/24): 20-27. |
[8] |
曹勇,郭程翔,张铭豪,左都全. 单人操作型电磁铆枪研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23/24): 37-42. |
[9] |
曹增强,郭程翔,曹跃杰,曹勇. 电磁铆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23/24): 14-19. |
[10] |
杨彦杰,陈昶,魏誉豪,涂俊成,樊西锋. 手工电磁铆接过程及复合材料铆接质量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23/24): 43-51. |
[11] |
廖宇轩,蒋浩,金长城,李光耀,崔俊佳. 大直径钢铆钉电磁铆接工艺及性能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23/24): 60-65. |
[12] |
曹增强,张铭豪,谭学才,郭程翔,左都全.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铆接技术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1/2): 26-37. |
[13] |
杨柳,岳婷,左杨杰,曹增强,仇继伟. 干涉螺栓电磁安装力控制参数建模分析[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9): 110-114. |
[14] |
张函力,李海伟,于国栋,申霖,张新喜,纪俐. 基于改进 Zernike 矩的铆接孔径亚像素检测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8): 98-104. |
[15] |
李超,王仲奇,常正平,马健智. 基于 BP 神经网络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自动钻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23/24): 94-1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