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业机器人自动钻铆集成控制技术* |
高明辉,张杨,张少擎,周万勇 |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
|
|
摘要 针对臂板类部件的机器人自动钻铆,设计、制作了一套集成控制系统,对集成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证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满足机器人集成控制的有效方法;基于这几项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所设计、制作的机器人自动钻铆集成控制控制系统可以满足机器人自动钻铆的整个工艺过过程的集成控制要求。
|
|
关键词 :
机器人,
自动钻铆,
集成控制
|
|
基金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F13B06),装备预先研究项目(51318050202,51318050206)资助。 |
[1] 邓锋. 采用标准关节机器人系统对飞机货船门结构的自动钻铆. 航空制造技术,2010(19):32-35.
[2] 杜宝瑞. 用于飞机部件自动制孔的机器人制孔系统. 航空制造技术,2010(2):47-50. |
[1] |
韩振宇,郭震宇,严一钊,宋剑鑫,金鸿宇. 基于机器人–机床制造单元的开放式边缘平台数控系统开发[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4): 22-35. |
[2] |
朱伟东,田昊宇,梅标,羊荣金,傅云. 航空发动机短舱声衬机器人制孔系统及工艺试验[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4): 38-45. |
[3] |
王哲,丰飞,郭峰. 大尺度复杂构件群体机器人协同并行制造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4): 53-66. |
[4] |
赵娇,路勇. 面向大型舱体的多移动机器人加工区域划分及站位规划[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4): 67-75. |
[5] |
丁一,董吉义,李明洋,彭祺擘,董为,吴冬梅,高永卓. 火箭燃料贮箱零件焊接前处理机器人自动打磨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4): 103-111. |
[6] |
侯可为,杨森,任军学,雷海峰,赵华卫. 整体叶盘机器人柔性磨抛工艺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3): 40-48. |
[7] |
柴东升,王焕臣,刘振扬,肖贵坚. 机器人砂带磨削增材钛合金空心构件的材料去除行为及表面完整性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13): 49-55. |
[8] |
肖聚亮,赵雨昂,刘思江,刘海涛,黄田. 基于双混联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的薄壁件镜像铣削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7): 14-27. |
[9] |
郭建平,李泷杲,黄翔,侯国义,吴浩. 复合式机器人接触式测量站位规划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7): 131-138. |
[10] |
李鹏伟,戴士杰,张文华,母嘉恒,胡天荣. 航发叶片机器人磨削颤振检测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6): 109-115. |
[11] |
刘祺,郭梦娜,山显雷,田文杰,马跃,李彬. 基于双混联机器人的镜像铣削系统运动学分析与加工路径生成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5): 46-52. |
[12] |
薛雷,杨应科,李东升,黄亮,翟雨农.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机器人末端负载重力辨识与在线补偿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5): 53-59. |
[13] |
党仁俊,李志虎,钱泓宇,陈睿,徐静. 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5): 66-81. |
[14] |
田凤杰,张彦智,朱光,齐子建. 机器人磨抛复杂曲面加工轨迹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5): 60-65. |
[15] |
李恒,赵兵,赖泳辉,张申. 伺服特征信息与RV减速器负载关联性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5): 95-1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