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脉冲微孔喷射技术及其在增材制造方面的应用* |
董 伟1,2,康世薇1,魏宇婷1,许富民1,2,李鹏廷1,2 |
1.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 116024;
2. 辽宁省太阳能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4 |
|
|
摘要 介绍了用于制造单分散球形微米级粒子的脉冲微孔喷射技术。根据微滴制备原理,可将其分为适用于低熔点材料的压片式喷射装置及适用于高熔点材料的传动杆式喷射装置,分别阐述了两种方式的脉冲微孔喷射技术的喷射原理、相关特点以及该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目前,采用脉冲微孔喷射技术已成功制备出金属、半导体及生体材料单分散微粒子,具有粒径均一、圆球度高等优势。通过与其他微米级粒子制备技术,如均匀液滴喷射法、气动式按需喷射法及雾化法相比较,在诸多方面显示出脉冲微孔喷射法的独特优点。与此同时,分别讨论了脉冲微孔喷射技术在增材制造方面的潜在应用,可直接使用微米级粒子作为增材制造用粉体以及液滴沉积成型。鉴于脉冲微孔喷射技术的独特性,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脉冲微孔喷射技术将在增材制造方面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
|
关键词 :
脉冲微孔喷射技术,
单分散,
球形微粒子,
增材制造,
沉积成型
|
|
基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UT14QY45)。 |
作者简介: 董 伟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单分散金属球形粉末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1] |
马广义,刘德华,师敬桉,王儒政,牛方勇,吴东江. 电弧增材制造7075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14-19. |
[2] |
兰亮,白澄岩,高双,何博,王江. 电子束熔化成形 Ti–6Al–4V 钛合金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20-31. |
[3] |
陈超越,殷宇豪,徐松哲,帅三三,胡涛,王江,任忠鸣. 航空发动机叶片用陶瓷型芯的光固化增材制造研究现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67-76. |
[4] |
刘丰刚,张文军,刘奋成,黄春平,郑海忠,郑永生. 激光增材制造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77-85. |
[5] |
张萍,李立航.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TC4 钛合金的电子束焊接气孔缺陷控制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2): 118-124. |
[6] |
周波,刘殿海,赵宇辉,田同同,赵吉宾. 点阵结构部件的增材制造路径连接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6): 14-23. |
[7] |
张李超,胡祺,王森林,张楠,史玉升. 金属增材制造数据处理与工艺规划研究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3): 22-31. |
[8] |
潘新,张英伟,刘艳梅,毛剑锋,王静,殷俊.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军用飞机维修保障浅析[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3): 34-43. |
[9] |
谷美邦. 热处理制度对激光增材制造TA15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3): 97-102. |
[10] |
刘彬,安卫龙,倪楠楠 . 国外热塑性复合材料工程应用现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22): 80-90. |
[11] |
袁美霞,华明,陈欣祎,孟浩. 选区激光熔化工艺参数对钛合金Ti – 6Al – 4V成形质量的影响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7): 72-77. |
[12] |
蔡昊松,陈鹏,苏瑾,王明哲,王浩则,闫春泽,王卫,史玉升 . 高温激光选区烧结聚醚醚酮 / 钽 / 铌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5): 52-57/65. |
[13] |
袁上钦,王志豪,李江,朱继宏. 基于激光烧结纳米复材的高效吸能超材料[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5): 42-51. |
[14] |
路开通,彭勇,许海鹰.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过程随动测温阵列系统[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2): 89-93/102. |
[15] |
唐绍宁,廖敦明,刘子谕,杨光,杨帆. 面向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数模再建系统的研发[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4): 68-8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