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某型飞机副翼作动系统静刚度与自然频率设计研究 |
李元元1,任 磊2,王培文3 |
(1. 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 710089;
2. 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 710089;
3. 中航飞机西安研发中心,西安 710089) |
|
|
摘要 民用FBW 系统飞机提高舵面抗振性的主要措施有:操纵舵面质量平衡法;利用作动器阻抗,包括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改善作动系统阻尼特性;气动平衡法;主动颤振抑制(闭环控制)。民机作动系统设计中一般从以上4 个方向同时着手,提高作动系统抗振性。从提高作动系统静刚度和自然频率着手,研究了某型飞机法兰式安装下等效刚度计算方法,得出了副翼作动系统自然频率范围。计算结果表明,主机所与供应商共同确定的静态刚度参数满足作动系统颤振抑制的最小自然频率要求,供应商可采用这些参数进入作动器静态刚度详细设计阶段。
|
|
关键词 :
刚度,
作动器,
法兰式安装,
自然频率,
副翼
|
|
[1] |
魏俊飞,杨成鹏,贾斐,矫桂琼. 预制体构型对C/SiC复合材料舵片结构强度的影响[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8): 113-120. |
[2] |
王福吉,王一成,付饶,杜长霖,赵猛. 薄壁结构件的正向吸附辅助支撑钻削工艺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7): 54-60. |
[3] |
杨亚堃,郑 侃,董 松,孙振文,孙连军. CFRP/铝合金薄壁叠层构件旋转超声锪孔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23/24): 105-113. |
[4] |
王震,郑侃,董松,孙连军,王涛. 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机器人铣边站位优化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8): 91-99. |
[5] |
肖聚亮,王能,刘海涛,岳巍,王健,赵慧慧,高嘉爽. 基于刚度最优区间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工件位置优化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11): 22-31. |
[6] |
孙椰望,曹也,孙松涛,杨秋娟,杨鲁伟. 基于模态特性的机床高刚度结构共性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6): 62-67/75. |
[7] |
彭伟波,聂俊,李克郎,黄波,谢振清,蔡文侃. 大型飞机机身壁板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刚度优化[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9): 114-118. |
[8] |
房立金,张月,徐晓辉. 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形变及载荷控制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9): 14-20. |
[9] |
郭力,张华. 高效精密磨床动静压主轴回转精度的测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5): 20-24. |
[10] |
骆金威,易元,邱世广,刘元吉. 基于刚度补强的机加工艺凸台设计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4): 82-87. |
[11] |
林晓亮,邓小雷,林峰,翁盛槟. 基于CFD开槽静压气体球轴承轴向承载性能分析[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9): 94-101. |
[12] |
黄争鸣. 玻璃钢用增强纤维布方向角与克重设计[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4): 14-21. |
[13] |
弭如坤,樊锐,郭江真,王卫卫,陈五一. 面向航空关键部件性能测试的多维力加载装置[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7): 34-45. |
[14] |
焦嘉琛,田威,石章虎,邱燕平,孟华林,廖文和,张霖. 一种基于冗余自由度的机器人姿态优化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4): 16-21. |
[15] |
房立金,孙龙飞,许继谦. 提高机器人结构刚度及关节精度的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4): 34-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