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支链受力分析的Stewart 平台球铰间隙误差补偿方法 |
李新友,李学敏,黄小春,陈乃玉,李 强 |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天津 300462 |
|
|
摘要 为减小球铰间隙误差对并联机构动平台运动精度的影响,以Stewart 并联机构为例,借助静力学分析对球铰间隙误差进行了标定和补偿。首先,采用序列法对机床结构误差及球铰间隙误差进行了标定。其次,采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运动支链的受力状态,进而得到支链在分别受拉力和压力时球铰的作用状态,从而推导出了球铰间隙误差的补偿算法,并通过试验方法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静力学分析对球铰间隙误差进行相应补偿,可以明显提高并联机构动平台的运动精度。本文提出的针对球铰间隙误差的有效补偿算法为并联机构运动误差的实时补偿提供了参考。
|
|
关键词 :
并联机构,
球铰间隙误差,
静力学分析,
误差补偿
|
|
[1] |
周群龙,刘焕牢,张传景,王宇林. 不同进给速度对机床误差补偿效果影响的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5): 107-113. |
[2] |
肖聚亮,赵雨昂,刘思江,刘海涛,黄田. 基于双混联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的薄壁件镜像铣削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7): 14-27. |
[3] |
韩伟,崔益铭,刘阔,陈玉峰,陈虎,王永青. 基于分步体对角线法的数控机床空间误差补偿[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23/24): 79-85. |
[4] |
冯晓冰,杜正春,葛广言,肖域坤,朱梦瑞,杨建国. 基于在机测量的薄壁件加工综合误差建模与补偿[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6): 14-21. |
[5] |
林嘉睿,程东源,刘思仁,任永杰. 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补偿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5): 46-54. |
[6] |
吕学祜,郭前建,王昊天,王文华,朱帅伦,陈书童. 数控机床误差补偿关键技术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1): 104-111/119. |
[7] |
许波,赵超泽,张玉美,闫栋,弓波,庞学丰. 飞机起落架全方位移动装配机器人设计与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5): 60-67. |
[8] |
项四通,吴铖洋. 灵敏度分析在数控机床精度优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22): 40-47. |
[9] |
王韬,罗怡,王晓东,李亚玮. 薄片组件精密装配中的误差分析及补偿[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7): 55-61. |
[10] |
弭如坤,樊锐,郭江真,王卫卫,陈五一. 面向航空关键部件性能测试的多维力加载装置[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7): 34-45. |
[11] |
袁培江,陈冬冬,王田苗,刘元伟,曹双倩,蔡鹦,汤海洋. 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孔位补偿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4): 41-46. |
[12] |
梁雪梅,李光丽. 飞机装配中柔性工装定位单元位姿的实时获取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22): 38-42. |
[13] |
匡婷玉,李泷杲,翟建军,黄翔,江一帆.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复杂曲面件保压侧移控制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12): 80-85. |
[14] |
杜正春1, 杨建国1, 冯其波2.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测量研究现状及趋势*[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60(6): 34-44. |
[15] |
樊 锐,万英和,王 丹,郭江真. 数控机床切削力负载模拟器的显式力控制算法设计*[J]. 航空制造技术, 2017, 60(6): 16-2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