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模式 精细管理 实践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孟凡新,郑伟,袁维佳 |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 |
|
|
摘要 信息化建设是技术不断改进,不断融入企业业务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管理模式变革的过程。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结合起来,促进业务流程的再造、变革,使其规范化、优化。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的活门、发动机装配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在企业深化应用的一次探索,对于军工企业应对研制与批产并重的多任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
|
关键词 :
信息化,
工业化,
融合
|
|
作者简介: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副总经理。一直从事航天运载火箭制造工艺的研究工作。 |
[1] 丘宏俊,俞文静. 基于产品三维模型的工艺设计及其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38(6):28-31. |
[1] |
卜晓燕,张宪法,李明慧,葛恩德,冯静璇,曹嘉玲. 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飞机蒙皮缺陷检测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5): 68-75. |
[2] |
郭飞燕,张硕,苏安东,张俊起,肖庆东,鲍强伟. 面向直升机装配生产线虚拟运行的多源数据感知与融合应用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6): 32-45. |
[3] |
王仲奇,聂晓乐,李佳伟,王安洋,赵阳,常正平. 数据驱动的机身对接过程仿真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6): 48-58,93. |
[4] |
王昊琪,李旭鹏,李浩,张玉彦,杨文超,何文斌,王永强,文笑雨,刘根,杨新宇,解伟. 人机环境动静融合的数字孪生车间快速建模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1): 14-22. |
[5] |
陈燕,王禹封,谯木,赵正彩,苏宏华,朱夏林,冯天民. 数字孪生在制造业中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综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1): 24-45. |
[6] |
雷国东,徐悦. 未来大型客机发展方向及关键设计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14): 26-37. |
[7] |
张志芬,秦锐,都正尧,李耿,黄婧,温广瑞. 激光冲击强化过程监测及其质量在线评估: 现状与挑战[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1/2): 14-25. |
[8] |
郭飞燕,肖庆东,李浩,郑璐晗,张硕. 融合现场物理特性的航空薄壁结构虚拟装配样机及其构建技术[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8): 24-34. |
[9] |
霍志宇. 高精度增强现实辅助装配空间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8): 105-110. |
[10] |
刘婷婷,梁焯恒,任方喜,廖文和,张长东,李大伟. 轻量化异构三维点阵融合设计及界面力学性能分析[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14): 110-117. |
[11] |
陶永,高赫,王田苗,江山,任帆,温宇方. 移动工业机器人在飞机装配生产线中的应用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5): 32-41/67. |
[12] |
刘芳,夏桂锁,温志辉,李喆,徐奇林 . 飞机蒙皮缺陷检测的现状与展望[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23/24): 39-50. |
[13] |
马腾,贾晓亮,孙冰洋. 飞机装配生产线资源追踪及可视化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6): 64-72. |
[14] |
黄江,杨海,史小强,单继东,张婧,郝峰. 面向智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数字化总装生产线建设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6): 34-42. |
[15] |
蔡瑶琦,陈雷,陈振. 面向知识工程的飞机装配故障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 航空制造技术, 2020, 63(4): 96-1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