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遗传算法的新型四轴混联机床优化设计* |
陈静 |
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 |
|
|
摘要 基于模块化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完全由直线电机驱动的新型四轴混联数控机床,并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型式。以该机床并联主轴模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主轴机构运动学方程,并给出了机构的雅克比矩阵。同时,基于遗传算法,以机构的灵巧度为目标对机床主轴进行了优化。经仿真验证表明:机床并联主轴在整个工作空间内操作性能得到了较优的改善。
|
|
关键词 :
并联主轴机构,
雅克比矩阵,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
|
作者简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F01B09)资助。 |
[1] 张曙, Heisel U. 并联运动机床.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 汪劲松, 李铁民, 段广洪. 并联构型装备的研究进展及若干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4(6): 63-70.
[3] 李冰, 李剑锋, 费仁元. 基于遗传算法的并联微动机器人的机构优化设计 .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5): 554-559.
[4] 安改娣, 李强, 梁丽君. 并联机构智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2005, 24(2): 148-153.
[5] 陈静, 刘强. 基于遗传算法的新型2-DOF并联机构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 2008, 25(2): 21-23.
[6]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机构.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7] 白志富, 韩先国, 陈五一. 基于冗余驱动的大姿态角并联机构优化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 32(7): 856-859. |
[1] |
何鹏,陈清良,骆金威,冯若琪.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曲率碳纤维蒙皮铆接顺序规划[J]. 航空制造技术, 2025, 68(5): 93-99. |
[2] |
唐红涛,洪润尔,张伟,张雁翔,张小勇,刘焘. 大型航空模锻液压缸的生产调度系统与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9): 14-24. |
[3] |
张琦,蒋昌健,韩嘉威,刘金炜. 基于GRU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飞机装配站位物料配置方案优化[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7): 78-82,92. |
[4] |
牛秋林,戴福朋,荆露,王星华,刘俐鹏,肖玉斌. 纵扭超声振动辅助铣削60%SiCp/Al多目标参数优化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2): 14-26. |
[5] |
王睿乾,潘林,童志远,张建国,涂泉,刘伟. 航空发动机导管CNC弯曲回弹智能预测及补偿系统开发与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24, 67(1/2): 106-111. |
[6] |
田威,李国良,郑炜,张晋,王长瑞,白权,王望,李鹏程. 机翼蒙皮无损检测生产线中扫描路径优化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6): 14-21. |
[7] |
谭宏泽,李志杰,季薇,于博,王怀明. 基于多孔特征约束的舱段对接姿态识别方法[J]. 航空制造技术, 2023, 66(22): 78-86. |
[8] |
于英华,王智群,要金龙,徐平. 机床滑动导轨微织构多目标优化设计[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6): 36-44. |
[9] |
孙椰望,曹也,孙松涛,杨秋娟,杨鲁伟. 基于模态特性的机床高刚度结构共性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2, 65(6): 62-67/75. |
[10] |
李根,李鹏程,吴超,沈烨.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负载重力补偿优化算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5): 52-59. |
[11] |
付梅,谢怀,王荪馨,申高攀. 复杂壳体零件制造车间调度方法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21, 64(17): 85-93. |
[12] |
王巍,张莹莹,穆志国,高雪松. 基于激光扫描的零件毛坯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5): 96-101. |
[13] |
李西宁, 王悦舜, 李玉华, 王守川. 基于遗传算法的飞机弱刚性件夹持方案优化设计[J].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62(1/2): 82-86. |
[14] |
康璐,陈燕,赵杨,马学东. 超声振动辅助磁力研磨协同增效机制与试验研究[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21): 57-62. |
[15] |
吴璇,张宏博,郑联语. 飞机装配型架骨架优化布局方法研究与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 2018, 61(18): 74-8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