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须知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新闻中心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在线投稿
    在线查稿
  审稿中心
    审稿须知
    专家审稿
  编辑中心
    编辑在线
    主编在线
  编委中心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航空制造技术》论文模板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书
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友情链接
22 航空制造网
22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2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1年 第54卷 17期
刊出日期:2011-09-01

封面文章
专稿
人物
论坛
新视点
学术论文
 
       专稿
26 复合材料自动成型工艺进展及在航空中的应用
史耀耀,阎龙,莫蓉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1
本文就复合材料飞机结构件的自动成型工艺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纤维铺放成型、带材铺叠成型的特点与发展。复合材料自动成型工艺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大幅降低飞机结构件的制造成本,极大地促进航空工业的发展。
2011 Vol. 54 (17): 26-29 [摘要] ( 24 ) HTMLNew PDF (1469 KB)  ( 169 )
       人物
30 邓景辉  直升机旋翼技术专家
小城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04
邓景辉,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副所长,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型号总设计师
2011 Vol. 54 (17): 30-31 [摘要] ( 52 ) HTMLNew PDF (2334 KB)  ( 64 )
       封面文章
32 直升机旋翼设计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综述
黄文俊,李满福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2
本文从旋翼构型技术、桨毂设计技术、桨叶设计技术以及尾桨设计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对直升机旋翼结构设计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的直升机旋翼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1 Vol. 54 (17): 32-35 [摘要] ( 44 ) HTMLNew PDF (1394 KB)  ( 414 )
       论坛
40 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
郭洪杰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3
由数字化的柔性可重构工装、自动化的数控连接设备、数字化的测量检验设备和信息化的集成管理平台构成的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是现代飞机装配的典型特征。
2011 Vol. 54 (17): 40-43 [摘要] ( 38 ) HTMLNew PDF (1323 KB)  ( 219 )
44 飞机数字化柔性装配中的数字测量技术
梅中义,朱三山,杨鹏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4
采用基于数字化测量技术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测量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现代飞机数字化装配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更能适应上层的飞机数字化设计。从而打通从设计、制造到装配的数字化、一体化流程,改变传统的模拟量传递模式。同时,它将带动我国飞机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有利于实现飞机的先进数字化柔性装配,增强我国航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必将为我国新一代飞机制造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做好重要的铺垫。
2011 Vol. 54 (17): 44-49 [摘要] ( 41 ) HTMLNew PDF (2202 KB)  ( 122 )
50 移动式工装夹具在 A350XWB飞机装配中的开发与应用
杨玉岭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5
移动式夹具系统的最大好处就是“柔性”。与传统方法不同,移动式夹具所在的装配线不是某个产品专用的,任何能够匹配在加工及工作台之内的相似的航空结构都能够应用该装配线。这使得其他项目引入这种生产线时不会增加新的成本和交付时间。
2011 Vol. 54 (17): 50-51 [摘要] ( 30 ) HTMLNew PDF (985 KB)  ( 58 )
52 测量驱动的飞机部件数字化对接系统实现技术研究
杜福洲,陈哲涵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6
本文将飞机部件数字化对接系统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通过分析测量驱动的部件数字化对接装配过程,研究数字化对接实现的关键技术,提出并开发了部件数字化对接支持系统,基于三维模型进行测量方案规划,并基于测量数据进行部件状态的监控和分析,进而实现部件的快速、精确、自动对接。
2011 Vol. 54 (17): 52-55 [摘要] ( 28 ) HTMLNew PDF (1670 KB)  ( 79 )
       新视点
56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大涵道比发动机上的应用
沈尔明,王志宏,滕佰秋,李晓欣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7
大量使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大幅提高了大涵道比发动机多方面的优异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使用需要材料、设计、工艺一体化协作。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可提高性能、降低制造成本。要想为民用航空市场提供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具有竞争力的中短航程单通道商用干线飞机,使用复合材料是必经之路。
2011 Vol. 54 (17): 56-61 [摘要] ( 28 ) HTMLNew PDF (1469 KB)  ( 257 )
       学术论文
62 大型立式强力旋压机的研制#br#
王雅君,林春庭,李继贞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02
航空、航天和兵器工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能加工大口径、高强度、特种合金材料的高精度、薄壁管形件的旋压机床。为满足国内用户需求,开发研制了 100T 立式强力旋压机床,为重型强力旋压机的研制做出有益探索。
2011 Vol. 54 (17): 62-65 [摘要] ( 31 ) HTMLNew PDF (1331 KB)  ( 137 )
66 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郑志才,葛林海,陈艳,孙士祥,王强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8
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用高性能增强纤维,具有较好的性价比,通过对连续玄武岩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单向板、织物复合材料层合板、缠绕 NOL 环、缠绕 φ 60mm 复合材料管的力学性能等研究,可为玄武岩纤维应用于结构复合材料提供设计依据。
2011 Vol. 54 (17): 66-68/72 [摘要] ( 35 ) HTMLNew PDF (1150 KB)  ( 170 )
69 支持设计决策的材料信息模型
刘永振,同淑荣,宋德强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09
材料信息是支持并行设计决策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分析了产品与工艺设计决策需求的材料信息基础上,建立设计决策支持的材料信息需求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 XML 的材料信息三层表示模型,即基础层、逻辑层和应用层;最后,从应用层上,建立基于 IDEF0 的设计决策支持的制造质量信息功能模型。
2011 Vol. 54 (17): 69-72 [摘要] ( 33 ) HTMLNew PDF (1478 KB)  ( 50 )
73 复合材料干涉连接钉载分配研究
刘风雷,刘 丹,刘健光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19
复合材料在飞机机体主承力结构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间隙连接使复合材料许用应变值难以发挥,影响了接头效率,为此提出采用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干涉连接紧固系统,以使孔周应力状态和应力集中系数得以改善,提高连接接头的钉载分配能力和结构抗载能力。
2011 Vol. 54 (17): 73-74/93 [摘要] ( 35 ) HTMLNew PDF (1358 KB)  ( 79 )
75 BGA 封装互连焊点温度及电流密度分布的模拟与验证
薛明阳,卫国强,黄延禄,姚健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06
芯片互连焊点承受的电流密度越来越大,给电子产品的服役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 BGA 封装互连焊点内温度及电流密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互连焊点的芯片端和基板端存在很大的温度差,在本模拟条件下,最大温度梯度可达到 5.38×103K/cm ;在焊点的电流入口∕出口处存在电流拥挤,其电流密度比平均电流密度大 2-3 个数量级。并和实际测量的焊点温度进行了比较,模拟分析与实际器件温度测量结果吻合较好。
2011 Vol. 54 (17): 75-77/93 [摘要] ( 23 ) HTMLNew PDF (1243 KB)  ( 212 )
78 面向产品开发活动的细胞交互模型研究
王春霞,秦现生,曹宜英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07
为实现产品开发活动交互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更好地支持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与优化,在对细胞的交互机理、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输入输出渠道研究的基础上,基于 Petri 网构建了面向产品开发的细胞交互元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定义及变迁规则。以汽车油泵单向阀测试装置开发过程为实例,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2011 Vol. 54 (17): 78-83 [摘要] ( 35 ) HTMLNew PDF (1793 KB)  ( 76 )
84 大型复材构件自动检测设备中超长梁的结构设计优化及其变形控制
赵林,李初晔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20
CUS-6000 大型超声自动扫描成像检测设备是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针对大型复合材料构件的高效自动化检测,研制的 20 通道大型超声自动化检测设备。在设备的研制过程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广泛计算了多种结构方案和工况条件,提取扫描头部位的变形值,通过数值插值的方法得到各种变形参数随扫描头移动的关系曲线,计算结果对横梁反变形设计和程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011 Vol. 54 (17): 84-88 [摘要] ( 35 ) HTMLNew PDF (1603 KB)  ( 62 )
89 基于特征正交分解翼型流场反设计方法研究
叶茂,徐敏,姚伟刚,刘浩
DOI: 10.16080/j.issn1671-833x.2011.17.021
基于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中模态的思想,利用特征正交分解基,通过改变马赫数或迎角来得到相应的流场快照,对流场参数进行重构,基于快照范围内可以得到高精度的重构流场结果。以 NACA0012 翼型和 RAE2822翼型为研究对象,采用 POD 方法对流场参数进行了重构。验证结果表明,POD 方法能高效而精确地重构所需状态下的二维流场参数,并具有一定的外插能力。该方法为数值风洞、流动控制及翼型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1 Vol. 54 (17): 89-93 [摘要] ( 29 ) HTMLNew PDF (1705 KB)  ( 63 )
  编辑部公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版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入选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来源期刊
22 《航空制造技术》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22 “编读往来”栏目邀您建言献策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信息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一号院
邮编:100024
电话:010-85703109/3877-291
在线投稿:http://www.amte.net.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33X
国内统一刊号:CN11-4387/V
  排行榜top20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 © 《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202200465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027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